春节前后,思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惠民暖心的志愿服务活动:书法作品创作、“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乐龄年夜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为传统佳节增加了满满的仪式感,还为广大城乡群众营造了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月10日,思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后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书法作品创作展示活动和“建设文化强县· 助力文化振兴”文化文艺志愿服务交流活动,用文化文艺创作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南县第一小学书法作品创作展示活动现场,15名文化志愿者匠心独运、踔厉挥毫,以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为主要创作素材,用手中的毛笔表达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上,27名文化志愿者和网络文明志愿者围绕推动文艺繁荣、内树品牌外展形象、共筑网络文明等主题畅所欲言,为推进思南县文化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建言献策。
去年以来,思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分系统、分行业、分平台积极组织策划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宣讲活动,通过系统领域联动讲、理论宣传二人讲、媒体平台创新讲、县乡队伍常态讲、文艺作品鲜活讲等累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6700余场次,创作文艺精品3个,覆盖受众60万人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准确传递到基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让年味更浓
“这些小伙姑娘们的花灯舞(跳)得喜庆,叮叮咚咚的音乐配起也热闹,搬迁群众们都喜欢看,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在双塘街道丽景社区好人广场,正在观看文艺表演的志愿者张霞说道。
春节期间,思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走进万家、服务百姓为宗旨,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志愿服务力量,为群众献上歌舞表演、有奖知识问答、流动图书借阅等可听、可看、可读、可学、可用的文化文艺资源;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各类走访慰问、文化下乡、医疗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共33场次,通过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群众的精神素养,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以前都没参加过这种活动,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这都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我们农村、农民的关爱,我感到特别高兴和幸福。”在宽坪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参加年夜饭活动的老党员符佐坤由衷感慨道。1月10日至19日,思南团县委联合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乐龄年夜饭”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在思唐街道安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宽坪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思林乡敬老院等地举办6场活动,邀请530余名老人共聚共享年夜饭,互道新春祝福,共祝美好新时代。
据了解,“乐龄年夜饭”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贵州省志愿者协会主办,旨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传递党和国家对困难老年人的关心关怀,传承孝亲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