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生活过得单调,如今搬迁进城,和小区的姊妹们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旺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广场上,涂当玉跳舞结束后,向笔者介绍道。
“现在,每天早上送完孙子去小区的学校上学后,便会组织大家一起打金钱杆、跳跳舞,锻炼锻炼身体。”涂当玉笑着说,“现在假如回老家印江自治县天堂镇,怕是真的不习惯了。”
从刚开始进城的“不习惯”到回老家“不习惯”,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跃然眼前。
旺家花园社区是铜仁市万山区最大的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通过不断提升、完善社区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社区就业、产业发展等设施,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不断累积,逐渐升华。
宜居
丰富城市内涵
绿色是城市发展的底色,也是魅力新万山的本色。
每天早上或者晚饭过后,选择到木杉河湿地公园散步、休闲、锻炼已经成为市民的首选。
“这种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土生土长的谢桥居民杨影华,每每提起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都会乐呵呵地竖起大拇指。
万山坚持把绿水青山引进城区,实施见缝插绿、空地成景,新建绿地绿景701.8万平方米,城区人均绿化面积达16平方米,绘制出“城在景中、水在城中、山水相依、景城相融”的山水园林城市,2017年,万山荣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万山“移山”护水,将木杉河打造为一条水蓝、岸绿、景美、人文景观丰富的特色城市滨河景观带;推动仁山公园、丹都教育文化公园、千秋书院开发,建成体育馆广场等12个市民休闲空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宜业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同样是上下班,现在心里很踏实!”新市民李芳觉得现在的生活有盼头。
“原来在广东收入是要高些,但细算交通、生活以及小孩的管理问题,家门口就业肯定强很多倍。”从石阡搬迁至旺家社区后,李芳选择在铜仁金街一家饮品店实现了稳定就业。
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这一目标,万山还在旺家社区内还打造了12000多平方米的扶贫微工厂,可入驻7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打造了集文化、休闲、饮食、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铜仁金街”,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前提,抓好产业发展是实现居民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围绕“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目标,万山加快丹都教育文化公园、梵山睿峰、桃园泊岸等精品项目建设,丰富九宜城、百盛商场等高端业态内涵,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贸经济、消费经济和数字经济,培育产业、增加就业,打造高质量的城镇“商业圈”。
同时,集中力量打造好教育、医疗两张城市品牌,依托雅礼中学、天立学校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有影响力的民营医院及专科医院落户万山,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
宜游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实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万山立足实际,建设富有地域特色、承载乡愁、体现红色文化的特色旅游体系。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红色旅游、亲子游、乡村游、近郊体验游、夜市消费等特色“名片”不断发力,10月1日至7日,全区共接待游客44万多人次。
“好的交通条件是前提,此外,我们与城区、朱砂古镇、黄家寨等景区景点串点成线,提供了不同‘口味’旅游方式,深受游客喜欢。”九丰农业博览园经理王守明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万山区围绕城乡融合、镇村融合,深入挖掘产业基础好、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优的特色,打造了一批生态农场、特色村寨、精品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园等“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产业小镇、特色乡村品牌。美景引客来,随着万山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搭上“乡村游”快车,腰包越来越鼓。
推动城镇大提升,万山区还将大力发展以十里木杉河为轴发展城市消费经济带;以金鳞大道为轴发展城市金融经济带的“两大城市经济带”,逐步提升中心城区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万山区按照“两组团一廊道”的新型城镇空间体系,形成“一廊道贯通、中心城区集聚、南拓北进”的城市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建设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