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和平街道志愿服务引领文明新风尚
2022/09/26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1952   

今年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街道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设置志愿服务项目,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有力度、有厚度,更有温度。

优化资源强阵地。和平街道有效整合资源,依托党员活动室、村级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健身小广场等现有活动场所和文化阵地,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该街道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村规民约》、优秀家风家训、移风易俗等为主题,打造便于群众理解和接受的宣传阵地,通过有效利用阵地资源,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了重要保障。

志愿队伍聚合力。和平街道围绕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制度化要求,有效运行志愿服务队,组建了由党工委书记任支队长、各分管领导为相关志愿服务队长、股(站)室为成员的和平街道志愿服务支队以及7支志愿服务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大学生等群体,组建11个站点的志愿服务分队,为志愿服务注入青年力量,增添活力与特色。同时,注重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调度指导各站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根据不同时段需求调度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比如,高温干旱天气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根据群众需求共性制定服务项目,有效解决群众人畜饮水、抗旱保收等问题。

服务项目重特色。针对群众不同需求,打造不同服务项目。在联桥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通过召开院坝会、家庭会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量身定制“春晖守望”“家庭代工厂”“知心茶坊”等志愿服务项目,帮助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实现了从“村民”到“居民”的华丽转身;丁字口社区聚焦“急难愁盼”,有针对性地设置“棚改宣讲小喇叭”“银发充电”“文明养宠”等志愿服务项目,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民生利好消息带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治理有效社会和谐。和平街道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相结合,在各村(社区)推行“一约四会”机制,着力开展移风易俗,禁止操办违规酒席,积极宣传优秀家风家训,大力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在花花桥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千家宴”“婆媳如宾”“心灵阳光”等志愿服务项目,巧妙化解邻里纠纷等问题,形成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

乡风文明永相传。和平街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民心、暖人心、树新风的浸润功能,引领群众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实践者,通过设置文明礼仪宣传栏、公益广告、文艺演出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弘扬新时代文明之风。在辖区内,各学校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有我”等活动;在各村(社区),积极评选“好婆婆”“好妯娌”“孝子之星”等敬老爱亲典型,传播真善美,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群众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今的和平街道已呈现出一幅文明新风尚的美好画卷。 (田进红 陈燕平)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