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凝聚志愿服务力量,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小”相关服务工作,让“志愿红”成为万山这座城市最温暖的色彩。
一大早,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就出现在万山区万山镇解放街社区独居老人后定梅的家中。
“最近生活有什么困难吗?家里缺什么东西吗?……”一阵寒暄后,志愿者们开始帮后定梅修理花坛,打扫院子。
“经常来看我,帮我洗衣服。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对我太好了。”说起这群“红马甲”,后定梅十分感激。
做好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是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今年3月,万山镇解放街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吸纳社区居民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为独居老人送去陪伴和温暖。
“给老人带去一点温暖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志愿者廖艳玲说道。目前,解放街社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达到60余人。
在谢桥街道冲广坪社区的“希望课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学书法、学画画、捏橡皮泥,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
“在这里我非常开心,每个周末都有老师带我们一起玩。”冲广坪社区小朋友卢睿琪开心地说道。
今年4月,冲广坪社区共组建邻里守望、理论宣讲、文艺文化等6支志愿服务队伍,吸纳300余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其中开设的“希望课堂”不仅让社区孩子们的周末变得丰富多彩,也解决了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孩子周末无人照顾的难题。
“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帮助小朋友的同时,能够共享童真与欢乐,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和价值。”冲广坪社区志愿者周丹说道。
截至目前,万山区共组建志愿服务队292支,吸纳注册志愿者28381人,正有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开展到哪里。一直以来,万山区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为民服务紧密融合,整合辖区资源,开展覆盖不同人群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实现服务精细化,通过各社区特色“小切口”展现文明实践“大主题”,着力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区各项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点上开花、面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