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三大路径”构建“同心共治”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2/12/02    来源:铜仁智慧党建云     点击:1484   

近年来,铜仁市松桃自治县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突破口,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在组织引领、融合共建、治理创新“三大路径”上下功夫、出实招,有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同心共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强化组织引领,建立“高效联动”机制

织密组织体系,筑牢堡垒。健全县、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动机制,探索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将党的组织下沉至基础网格、聚居小区、行业领域等,构建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2021年以来,在12个城市社区中全面推行社区党建网、智慧网、服务网、发展网“四网联建”,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织密网格体系,促进联动。着力打破区域规划限制,深化“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十联户”铁三角治理机制,建立网格党组织52个,将267名党员先锋队员、社区离退休老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及社区志愿者等全部纳入专兼职网格员队伍,优化设置214个社区治理网格,推动党建、服务、管理等资源向治理网格聚焦,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治理新局面。

织密责任体系,凝聚担当。明确网格员民生事项服务、信息采集、纠纷化解、疫情防控、保障救助等职责任务,持续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等活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推行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化,将网格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切实将党建责任压实落地、到底到边。截至目前,网格员开展走访解决各类民生问题1200余个。

强化融合共建,形成“多元共治”局面

落实“长效化”服务机制。坚持以齐抓共管、多元服务、聚力增效为根本,全面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深入落实“双报到”工作,扎实推进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同时采取“支部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享、工作联抓、和谐联创”五联工作法,推动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形成定向联系服务、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6000余名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

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将综治、公安、城管、住建等部门网格融入党建“一张网”,推动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网格。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开展多元协商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统筹布局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筹建业主委员会46个,注重与各类政务服务、综合执法、文明实践等场所资源共享,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开展“常态化”服务行动。积极发挥在职党员、“五老”人员、驻区单位等先锋模范作用,成立片区党员先锋队25支,并按照党员职业、工作类型,设岗定责、分区包片,细化党员先锋队服务类型,常态开展疫情防控、社区巡逻、反诈宣传等工作,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七月党旗红·梳妆松江河”志愿服务等活动,凝聚民智民心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1648797424867_3.jpg

强化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格局

构建“村民自治”新途径。以“民心党建+村民理事会”为抓手,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由村里有威望的人群、组长、党员等人员组成村民理事会,将农村人才通过村民理事会逐渐引入服务队列,科学制定完善村民理事会工作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工作清单、服务流程,着力解决涉及农村土地流转、产业选择、农民利益等诸多难题,通过解矛盾、推产业、聚民心,营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生态。

打造“先锋管家”新模式。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通过党支部引领、“三长”联动,切实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以蓼皋街道育才社区、团山社区为试点,楼栋为单位,成立“红先锋·微管家”,由县直单位帮扶干部、社区干部、安置点无职党员、楼栋联户长等担任先锋管家,深挖居民生活需求,同时到社区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代理代办、就业扶持、矛盾调解、爱护家园等服务活动,为搬迁群众提供贴身贴心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为搬迁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600余件。

探索“智能治理”新路径。依托电信公司AI智能看家监控平台,创新开发智慧乡镇(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平台板块覆盖党建、视频监控、信息互动、人口管理、数据上报等功能,通过“数智”应用较好地破解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实现“一网采集、一键上报、一体派单、联动联处、反馈报告”的服务治理闭环,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智慧化,实现“指尖上的平安”。 (松桃自治县委组织部)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