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近年来,万山区鱼塘乡以“强根系、重示范、定主题、树新风”的形式,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社会风气稳步提升、农民精神面貌显著改善。
抓好一个关键——增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基层阵地建设。巩固拓展“支部标准化建设”成果,持续加强阵地建设,在“六有”的标准上继续加强支部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成集办公、会议、阅览、群众服务和文化活动为一体的高标准党群活动中心。选优配强组织力。对照党员“五个好”标准,不断加强班子成员的素质建设,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条可依,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常态化抓牢班子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学习工作,增强党员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针对性提升队伍素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强什么、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以区、乡级党校为主要阵地,开展集中培训和日常轮训,通过开展“点菜式”课程设置、“外卖式”组织培训、“滴灌式”精准授课的方式,组织开展培训30余场次,覆盖180余人次,实现乡村两级干部轮训全面覆盖;开展互教互学、参观交流等活动2场次,覆盖80余人次,形成了各支部“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做好示范引领——党员带头“争帮带”给力。开展党员“亮身份、当先锋、树形象”活动,实施包片联户,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风尚,使每位党员干部找到位置、当好示范带头人;倡导村级干部队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各村党员、小组长、护林员、联户长、网格员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主动做好自家的“八整洁八不准”和门前“三包”,同时结合“永远跟党走”宣讲团宣讲活动,通过“院坝会”“田坎会”“坝坝会”等形式由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心谈心,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相关政策要求,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行动中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突出一个主题——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好实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采取“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党员活动日”结合方式,将各党支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效结合起来,在各村党员示范点增设乡风文明志愿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把实践活动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融入到各支部党员主题活动中来,通过党员明确帮扶对象、帮扶措施、拓展帮扶内容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树立榜样,教育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将党心和民心紧紧相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鱼塘乡党员联系群众办结实事共计30余件,乡级层面正在进行中的实事2件。
营造良好风尚——培育向善向上的社会风气。依托“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开展“铜仁好人”“铜城仁者”“好儿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把培育优良家风、弘扬先进模范人物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杜绝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广大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因地制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生态宜居环境。同时,结合“美丽庭院”评选和“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红黄榜”,不断培养村民良好的文明习惯,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让更多的群众逐步跟上节奏,推动形成向善向好的良好社会风尚。(周梅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