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谯家镇三举措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落地生根
2022/08/30    来源: 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1551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总目标,瞄准把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把中心建设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阵地、把中心建设成为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把中心建设成为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四个定位”,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织密“阵地网”,增强文明实践凝聚力

该镇坚持“党委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原则,按照稳妥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全镇立体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有目标、有阵地、有内容、有功能、有机制、有特色的“六有”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四大作用,拓展做实党建引领、培育志愿组织、凝聚慈心善行等功能。同时,该镇紧紧抓住长征村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机遇,建成了党员培训中心、黔东红色文化传承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党建联建教学点等,为建设谯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提供了坚实硬件支撑和政治保障。

组好“志愿队”,争做群众贴心服务员

“我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多亏了小陆帮我买药亲自送来,现在这些年轻人太好了。”卢婆婆感动地说道。

在谯家镇长征村,志愿者陆大川和村里的“爱心跑起来”志愿服务小分队正骑着电动车穿梭在村头巷尾,为腿脚不便的卢大英老人购买药物,插着红旗的电动车队风里来雨里去,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悉,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对标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体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卫生健康服务五大功能平台,打造了8个志愿服务品牌,其中,“爱心跑起来”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出动车辆200余次,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120余件。“行走的红色课堂”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服务群众2.1万余人次。截至目前,该镇拥有固定志愿者6865人,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25支,全镇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微信图片_20220830101126_副本.jpg

吹好“文明风”,唱响时代新风主旋律

“婚葬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随礼往来一二百,不把‘人情’变成债;请客要适度,宴席不铺张……”在谯家镇马鞍山文化广场墙上,可看到张贴的《村规民约》。

“新村规真是好!现在红白喜事都实行简办,矛盾纠纷减少了,邻里乡亲也更加和睦了。”村民谯明安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谯家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在各村选配村中德高望重的人员组成红白理事会,制定新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坚持“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将过去村民讲排场、比气派的陋习,扭转为比文化、比家风的新风尚,通过评选先进典型,以示范带动为引领,激励广大村民树立文明新风。

下一步,谯家镇将积极探索居民“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组织“验单”的文明实践“五单”服务机制,以对接群众需求为导向,分类、分层、分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开遍谯家镇的各个角落,描绘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底色。(谯佳佳)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