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将至,在万山区朱砂古镇旅游景区,随处可见身着“红马甲”忙碌的身影,他们正指引路线、解答咨询、维护秩序……为往来游客提供温馨的服务。
据了解,为营造宾至如归的旅游环境,提高来万游客的幸福感、体验感、归属感,团万山区委从“点线面”发力,打造志愿“微笑小屋”助力旅游服务,建强“小青椒”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擦亮“服务窗”,打造多功能志愿服务“点”。以青年志愿者IP形象“小青椒”及团万山区委IP形象“朱小砂”为logo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朱砂古镇打造青年志愿者“微笑小屋”。
突出“便民、温馨、服务”的特点,配套设置游客咨询、乘凉休息、行李暂存、失物招领、拍照打卡等功能区,让“微笑小屋”成为服务游客的“综合体”、展示万山青年形象的“服务窗”。
当好“贴心人”,拓展多领域志愿服务“面”。聚焦游客需求,“微笑小屋”配备饮用水、应急充电、爱心雨衣、急救医药箱等便民设备,满足游客旅程的补给需求。
志愿者在朱砂古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为游客讲解万山红色文化、“千年丹都”历史、转型发展故事;提供景区线路、景点介绍、答疑解惑等咨询服务,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情况、安排游览时间;做好文明劝导、环境保护,引导游客一起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以实际行动让广大游客感受到万山青年志愿者的热情、周到、暖心、高效,当好游客“贴心人”。
穿上“红马甲”,延伸多元化志愿队伍“线”。凝聚“1+X+N”志愿队伍力量,即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专职管理+X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实践奉献+N名红领巾讲解志愿者主动参与,统一穿上“红马甲”、佩戴红绶带,制定详尽的值班表,让志愿者在常态化开展服务旅游志愿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充分展现万山青少年的风采与担当。
探索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按照志愿服务打卡次数、服务时长、游客评价等综合情况折算积分,根据积分数量兑换“小青椒”笔记本、水杯等文创用品;根据积分排位,为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增加其荣誉感和认同感,全面提升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的力度和深度。(阙成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