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高楼坪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阵地作用、聚力作用、辐射作用,以“五个加法”为抓手,在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中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内容,逐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党组织凝聚力
走进高楼坪乡青年湖村黄家寨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标志牌格外显眼。这里每天都对村民开放,大讲堂、文化活动室、小院坝里充斥着浓浓的烟火气。
高楼坪乡将阵地建设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有办公场所、有工作队伍、有规范制度、有统一标识、有活动项目”的五有要求,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14”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即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个。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建立文明实践“孝悌讲堂”1处、文体活动场所15处、农家书屋14个、就业服务平台1个、人大代表联络站1个,不断完善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凝聚引领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乡村两级党委领导主抓的组织体系,乡里配备专职干部2名,具体负责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推动落实等,各村(居)明确专人负责,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新时代文明实践+人才吸引力
“如何种植才能使蔬菜生长得好?”“黄瓜苗长至40公分左右的时候开始吐丝爬蔓,这个时候要进行架条处理……”近日,高楼坪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蔬菜种植培训,蔬菜专家围绕大棚蔬菜的栽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进行现场教学,并与菜农们就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互动,逐一解答疑惑。
“我们把培训会开进田间地头,主要是为了提高菜农们的栽种技术水平,让群众‘富脑袋’带动‘富口袋’,为乡村产业振兴添砖加瓦。”高楼坪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钟作金说道。
近年来,高楼坪乡充分吸纳本地党员干部、文化人才、企业人才、农技人员、道德模范、有志青年、退伍军人、大学生等充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因地制宜开展理论宣讲、科技科普教育、文化卫生等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乡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示范引领,带动14支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蓬勃发展,两级队伍共计开展各类线下活动1500余场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创新力
在干净整洁的院子里,村民们搬起小板凳整齐落座。“在党的领导下,现在的黄家寨铺上了柏油路,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树木,修建了长廊,安上了健身器材,小寨子风景优美,大伙生活得有滋有味。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的发展蓝图,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后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大伙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抛去照本宣科,没有大话套话,“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志愿宣讲活动“地气十足”,旁边的广场舞文艺队用舞姿表达着当下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高楼坪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阵地,有效调配资源,提升阵地功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最基层。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用文化的力量塑造群众精神新风貌,让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厚植文明乡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保护力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更是社会文明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高楼坪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将集中整治与常态化整治结合起来,将重点工作和志愿活动结合起来,持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多举措清除环境卫生死角,大力度开展河道清理,全方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上野鸭嬉戏,水下龙虾觅食,现在的高楼坪乡,水清河畅生态美,宜居宜业更宜游。
新时代文明实践+产业发展力
“家里种了几亩地,到了播种季节,根本忙不过来,现在有了农机生产服务队,托管给他们,省时省力又安心。”“去年大旱的时候,眼看着土地慢慢变成一块块‘豆腐’,十分焦急,还好青年志愿者们及时给我们送上了生产生活用水还有生活物资,太感激他们了。”一说起志愿者们,乡亲们都是赞不绝口。
在建利湾蔬菜大棚基地,“助农春耕”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身穿红色马甲穿梭在田间地头、木架之间,有的忙着除草,有的忙着移栽幼苗,他们把志愿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高楼坪乡充分结合辖区产业发展结构,主动将服务阵地前移,组建了畜牧养殖、果蔬种植等“土专家”农技志愿服务队,通过不断发掘“土专家”,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实现农业产业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下一步,万山区高楼坪乡将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根据群众需求,结合重点工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为民服务的“大平台”,将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需求“打包快递”到群众身边,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文明实践触角不断延伸,让群众共享新时代文明幸福生活。(杨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