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五个实招”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2023/04/03    来源:铜仁智慧党建云     点击:1769   

近年来,碧江区以推进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先行先试区建设为主线,聚焦品牌树起来、机制建起来、街道统起来、社区强起来、网格实起来,全力打造具有碧江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着力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内涵式发展、系统性增效,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1680086243052_3b605274c9b6c278ba12391d5aaf078.jpg

品牌树起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向心力”。深化“铜心向党·碧江有我”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深入开展党建初心、治理安心、服务暖心、发展信心、文明爱心“五大行动”,引领推进全省城市党建先行先试示范区建设。创建“红动锦江·全民志愿”党建志愿服务品牌,党员主动认领“微心愿”,开展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8000余件。碧江区被列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作为全国8个受邀代表之一在全国青年发展论坛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实施城市党建“书记项目”,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书记围绕基层治理和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领衔推进1个书记项目,每季度调度研究1次城市党建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擂台比武”,推动建设“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亮点”,塑造党建工作精品,扩大党建工作影响力。

机制建起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保障力”。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建立36名区级领导包保街道、社区、网格,区直部门包保社区,街道、社区干部包保网格制度。推行党建引领一包到底、一抓到底、责任到底、督导到底的“四个到底”责任体系,区级领导统筹、街道领导主抓、社区干部落实,区、街道、社区三级同步发力、同频共振。重点任务定目标、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限、定措施,县级领导牵头逐项研究时间表、路线图,精准定位各级职责和重心,全链条推动落地落实。健全区直部门与街道、社区联席会议制度,每个季度由包保联系区级领导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推动部门人力、物力、财力向城市流动,46个市直单位、110个区直单位与街道联建,召开联席会议18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5000余个。

街道统起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凝聚力”。推进街道明责、赋权、扩能三大任务,统筹街道机构设置、职能配备和编制资源。完成7个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设立街道“七办四中心”,下放产业发展、民生事项等权限7类140余项。探索市区联动、政企互动、社会发动和共建、共商、共管、共治、共享的“三动五共”党建模式,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聚焦基层减负,建立乡镇(街道)综合考核体系,制定任务清单、督导清单、考核清单,开展穿透式、常态化督导。建立“月排名、季通报、半年排位、全面考核”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工作捆绑、责任捆绑、奖惩捆绑,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

社区强起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战斗力”。树立“小政府、大社区”理念,优化社区设置,新成立9个社区。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改革,实现社区工作者员额配备672名,完成社区工作者首次认定28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243人,占84.6%。建立“职务薪酬+级别薪酬+绩效薪酬+学历、职业津贴+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相结合的报酬体系,支书、主任“一肩挑”报酬达每月6515元,社区工作者平均报酬每月4798元。健全“选、育、管、激”全链条培养机制,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培养储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为城市基层组织持续注入源头活水。强化社区经费保障,建立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经费保障机制,每个社区按5万元运转经费、10万元服务群众经费稳定保障。建立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度,明确社区权责范围,全面清理社区承担的不合理负担,推进社区减负增效。

网格实起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落实力”。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全区36个城市社区共划分网格514个,建立社区党委(党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网格党组织体系,实现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全覆盖。推进党建、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应急管理等各类资源力量下沉网格。坚持“以我为主、帮我为辅”原则,推动区级支援力量、街道中坚力量、社区主体力量、社会后备力量下沉社区网格,统筹1.3万余人组建“网格综合队”抓实网格。建立平急结合机制,明确常态化和紧急状态工作任务,有效参与社区治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王戈慧)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