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公路开发公司铜仁营运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铜仁中心”)在省公路开发公司党委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结合“风展红旗•黔路知己”党建品牌创建理念,着力通过制度保障推动、典型引领带动、项目落实行动等举措,打造更有源动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净山红”青年志愿服务队,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三化”保障推动志愿服务体系更有源动力
落实保障制度化。先后制订了《铜仁营运管理中心志愿者激励机制》《铜仁营运管理中心学雷锋规章制度》等文件,健全完善了志愿者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激励保障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志愿者队伍管理。截至目前,中心志愿服务队,每一位志愿者年均服务时长达50小时,涉及疫情防控、文明交通、法律宣传、社区服务、生态环保等。
“情满旅途”志愿者为司乘人员指引路线。
群众点单信息化。创新“菜单式”服务机制,依托“志愿贵州”志愿平台,通过志愿者上门、需求问卷等方式形成“订单”;每月统筹各基层站所资源进行“派单”;各志愿服务队“接单”,促进供需对接更精准,实现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服务时长记录信息化。近年来,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
帮助群众插秧。
资源链接社会化。积极探索志愿服务跟社会资源有效对接路径,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6年来,多次前往帮扶点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结合村情民意,通过上级及多方筹措资金,为帮扶村实施10余个帮扶项目,积极推动消费帮扶,担当社会责任,践行为民初心。坚决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配合地方政府及疫情防控部门等做好收费站出口疫情检查工作,并多次到铜仁高铁站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确保筑牢防控工作防线。
“五为”落实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更有凝聚力
聚焦空巢老人、少年儿童、困难群体等服务对象差异化需求,先后培育出尊老爱老、扶幼助学、便民服务、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带动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参与开展为老、为小、为困、为心、为民等“五为”志愿服务活动。
为“少”服务。多次前往帮扶村开展“六一”慰问,依托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多次参加“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之关爱留守儿童微心愿圆梦活动。先后推出了“守护笑脸,共伴成长”“童伴成长”等志愿服务项目,精准识别服务对象,精准对接服务需求,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进乡村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为“老”服务。持续推进“关爱长者送关怀”志愿服务项目,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空巢老人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广泛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为“困”服务。重点开展惠民政策解读、生活帮扶、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志愿服务,用高品质的志愿服务暖民心、强信心。
为“心”服务。统筹志愿者积极参加铜仁市团委组织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在铜仁市主城区开展核酸检测期间,铜仁中心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凝聚起抗击疫情强大精神动力,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贵州公路开发好声音,持续开展战“疫”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环保美丽黔东 环保低碳志愿行“活动。
为“民”服务。积极参与“扬帆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多次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服务,利用节假日,在收费广场搭建便民服务台,提供外用药品、针线盒、充电器、开水、雨伞、维修工具等便民物资,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收费政策咨询、行车指南,着力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
“三队”引领带动志愿服务队伍更有战斗力
聚焦志愿服务“参与面不广”的问题,铜仁中心大力整合队伍资源,实现地域全覆盖。
中心班子当好先锋队。形成“头雁”示范,各自深入基层一线,把群众实际需求作为志愿服务的“指挥棒”,让志愿服务保持常态化。同时把自发的、零散的志愿服务活动,用项目的形式整合起来,有效整合社会力量,统筹服务资源。党员职工当好先锋军。
“黔路知己·净山红”文明服务岗到火车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党员职工当好常备队。中心组织“黔路知己•净山红”文明服务岗、应急救援队、机电抢修队、抢险突击队,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并按照党员分布和区域划分,“党员责任区”立足岗位实际,高质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织密织牢安全网,提升群众安全感。
参加献血活动。
青年团员当好生力队。发挥团青组织作用,统筹各站所职能,号召组建收费、养护、机电、救援等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1+4+N”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组建模式,持续扩大青年志愿服务战队力量。(冉忻蔚 刘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