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突出党建引领,通过健全组织体系、拓展就业渠道、建好公共设施、做优服务保障等举措,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组织体系,打造“强引擎”。把党建引领贯穿到社区治理的各个方面,构建系统化治理新格局,按照“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在兴民、南湖、甲山等8个搬迁社区全部成立社区党组织,所有搬迁党员组织关系均转接到迁入地,在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也改善和提高了社区党员队伍的整体结构和素质。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8个搬迁社区均制订居民公约,进一步深化居民自治和规范居民行为。充分发挥搬迁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推动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成立20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专职网格员17人,党员带队开展社区管理、环境整治、助残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累计调解社区业主之间矛盾80余件,推动搬迁社区治理水平提升。
拓展就业渠道,铺好“致富路”。不仅让搬迁群众“搬得出”,更让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积极引导产业项目,夯实基础保障,依托社区工厂、产业帮扶园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实现搬迁群众一户一人或一户多人的就业目标,让零就业家庭逐步动态清零。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免费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厨师职业技能等培训班,帮助搬迁群众提升就业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创业就业政策宣传,举办搬迁社区专场招聘会,设立专门求职登记点,提供后续服务。截至目前,劳务输出就业3400余人,在社区工厂、产业帮扶园区就业300余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0余个。
建好公共设施,提升“幸福感”。为解决搬迁群众因传统生活习惯 、生活成本相对变高等引起的不愿享受公共服务的问题,印江自治县积极衔接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不断优化搬迁地生产生活条件,搭建信息公开服务平台,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新”社区,让搬迁群众住得放心、住得舒心。截至目前,8个搬迁社区全部建立党群服务中心,聚焦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等问题,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办公服务。同时,新改扩建卫生院,配套建设幼儿园、设立便民超市等服务设施,全面完成学生入学转学衔接、安置房不动产登记及发放等工作,让搬迁群众就好医、孩子上好学、住得更安心。截至目前,配套建设幼儿园2所、小学1所、中学1所。
做优服务保障,增进“融入感”。疫情防控期间,龙津街道、峨岭街道对接多家超市,通过“快捷电话”、微信群等方式为兴民社区、普同社区等搬迁社区居家隔离群众提供“线上接单,线下配送”服务。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值班值守、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等服务工作,为搬迁群众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垒。积极推动文化服务进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通过社区组织多形式活动,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结识新邻居,形成邻里和谐相处、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增强搬迁群众的融入感和归属感。截至目前,8个搬迁社区开展心理疏导、邻里互助等服务380余次,书法、广场舞等比赛活动60余场次。(冯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