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微光成炬 温暖“铜行”
2025/04/15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449   

锦江河畔,由退休干部、老年群体等组成的银发护河队开展“志愿同仁·翠鸟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成为水清岸绿的“生态卫士”;

梵净山景区,青年志愿者化身“文明导游”,为游客提供导览、医疗救助等服务,成为文旅融合的“亮丽名片”;

搬迁社区内,“益童乐园”“阳光陪伴”项目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与心理支持,惠及数千家庭,让“老有所依、幼有所育”照进现实;

......

从文明创建到关爱“一老一小”,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涌动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在黔东大地的青山绿水间,铜仁以“志愿同仁·文明同行”行动为牵引,将志愿服务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书写了一幅“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人人受益”的文明画卷。自2024年6月份以来,铜仁市全面启动“志愿同仁·先锋行动”“志愿同仁·翠鸟行动”“志愿同仁·润心行动”“志愿同仁·暖阳行动”“志愿同仁·陪伴行动”等5个志愿服务项目,覆盖生态保护、医疗健康、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持续擦亮“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精神,推动志愿服务从“活动”向“文化”升华,从“品牌”向“生态”迈进。

“志愿者是身份,志愿是精神。”在梵净山景区微笑小屋“小青椒”服务点的杨桃弟说,自己在培训时牢牢的记住这句话,他们为游客提供导览、医疗救助、外语翻译等服务,成为景区流动的风景线。作为“小青椒”参与打造“志愿之城”的志愿服务项目之一,2024年“小青椒·银发牵挂行动”累计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老旧小区、城中村、住房集中连片区域老人开展义剪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受益老人2000余人,让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落地生根。

铜仁市将志愿服务纳入城市治理顶层设计,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联动机制。2024年,铜仁市新时代志愿服务品牌名称及标识“志愿同仁”正式发布,推动建成“15分钟服务圈”,实现志愿服务的便利化与常态化。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作为标杆组织之一,制定《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嘉许激励制度》,促使协会志愿者事业规范有序发展,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机制,成功获评“5A级社会组织”“贵州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协会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任廷波说,协会积极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为铜仁的社会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从“活动”到“文化”,铜仁深谙品牌化是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志愿同仁”为统领,全市打造出“蓝焰护苗”“5G+5H”“爱心妈妈”等特色项目,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服务矩阵;花果山社区“志愿同仁•微光成炬”、鹭鸶岩社区“志愿同仁——26°C之家”、老麻塘村“志愿同仁•村托班”等村级项目不断涌现,以村(社区)为主阵地,不断推动“一村一项目”向纵深发展。

每一份志愿微光都是文明的星火,每一次温暖行动都是城市的温度。

这座“志愿之城”让银发志愿者找到价值归属,让“一老一小”感受社会温情,让每一位市民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体悟善的力量,70余万志愿者以平凡之躯汇聚星河,用点滴善举诠释“微光成炬”的力量,让“温暖铜行”成为这座城市的生动注脚。未来,铜仁将继续以品牌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体系,书写新时代“志愿之城”的文明答卷,让“仁义致远”的精神之光照亮黔东大地。(田莉莎 /文 部分图源网络)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