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小讲堂”里有“大文化”
2025/09/08    来源:微铜仁     点击:410   

文化自信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宏大叙事,而是每个人都能触摸到的生活温度。东山脚下的东山文化讲堂,以每周一次的坚持诠释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凝视。当主讲人将铜仁的地方风物、人物传记、传统历史文化、国学经典……娓娓道来时,台下坐着的不只是专家学者,更有漫步中南门的市民、以及适逢周末的学生。这种“接地气”的姿态,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疏离感,更打通了传承与创新的脉搏。

这个小小的讲堂,巧妙地搭建起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桥梁。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地方文化正面临断层危机。东山文化讲堂另辟蹊径,既邀请高校学者讲解铜仁本土文化背后的历史密码,也会组织各领域专家、文化爱好者、外地专业人士围坐共话——让严谨的文化解读与鲜活的社会实践相互碰撞,让古老的历史记忆与当下的流行元素在多元视角中苏醒,让文化的根脉与传承在交流互动中长出贴近时代的新枝。这种兼容并蓄的姿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东山文化讲堂正在培育一种“文化自觉”的良好氛围。参与者、分享者或许是最初的听众,可能是热衷铜仁历史文化的本土研究人才,也可能是地方院校深耕民族文化的专业队伍,还可能是各领域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非遗传承人……他们让沉睡的民间记忆在对话中焕发新生机,让古老的智慧结晶在分享中传递出真情感,让传统的文化基因在生活中延续出强韧力,让乡土的精神根脉在传承中有了新闻度。这种由内而外的文化觉醒,比外部灌输更能形成持久的力量,这种认知转变,正是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础。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复制别人的辉煌,而是读懂自己的故事;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培育深层的认同。东山文化讲堂犹如一方静水,映照出文化建设本该有的样子,让文化自信的种子,种在一次次普通的讲堂上、一次次真诚的分享里、一群热爱生活的人们心间。(李桃红)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