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音乐剧《平箫玉笛》在玉屏自治县民族中学震撼上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民族风情与历史韵味的视听盛宴,生动展现了玉屏箫笛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舞台上,多元的舞台表现形式令人眼前一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侗族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等元素逼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生动演绎了侗家儿女与“平箫玉笛”之间的深厚情感。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剧情之中,随着故事的推进,演出过程中,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心里感到非常震撼,玉屏自治县箫笛文化是玉屏人不辞劳苦一代接一代,接力传承下来的结果,今天玉屏自治县的文化结晶非常的了不起。”来自贵州省纳雍县的箫笛爱好者颜加仁难掩激动地说道。玉屏自治县箫笛协会会长姚茂顺则感慨颇深:“在新时代里,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将会更加用心用情传承好这门手艺,发展好这份非遗文化的荣光之路。”
《平箫玉笛》不仅是一部音乐剧,更是推介玉屏自治县的一张“活名片”。该剧自2023年创排以来,已成为展示当地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作为贵州省首部原创侗族文化音乐剧、全省唯一入选“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的作品,其“殿堂级品质”与“接地气表达”的结合,为非遗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据悉,此次演出是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开篇。接下来,剧组将精简舞台装置、优化互动环节,深入基层开展演出活动,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在基层的传播与传承。“《平箫玉笛》在更好地推介玉屏箫笛、铸牢侗族儿女文化自信上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我们还将深入基层开展演出活动,让‘殿堂级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地宣传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玉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鲁若晶说道。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作为凝聚人心、促进团结的重要抓手。此次音乐剧《平箫玉笛》展演,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对侗族文化瑰宝“玉屏箫笛”的一次深度挖掘与生动呈现。下一步,玉屏侗族自治县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不断创新民族文化传播载体,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刘艺 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