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校底蕴到新校活力,铜仁这 4 所全国文明校园凭什么出圈?
2025/07/31    来源:贵州教育发布综合整理自各学校 贵州教育报     点击:451   

黔山秀水育新人,文明薪火映杏坛。近日,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揭晓,贵州32所学校以鲜明的育人特色荣登榜单。让我们循着琅琅书声,触摸文明传承的脉动,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找寻文明校园的精神密码。

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1.webp.jpg

在玉屏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快乐”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密码。这所创办于2018年的年轻学校,以“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为办学思路,将侗族文化传承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漫步校园,爬满藤蔓的透绿围墙与四季常开的花木相映成趣,各班独具特色的文化墙和公约展示着师生们的巧思。

2.webp.jpg

学校通过多彩社团、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文明教育生动可感。语文教师姚凤仙将文明理念融入文本解读和写作训练,学生张君浩则在荣誉感的激励下自觉践行文明行为。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强化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全体教师秉持“育人先育德”的理念,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每个环节。侗乡特色的德育实践,培育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子。

3.webp.jpg

近日,学校获评“全国文明学校”称号后,师生们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从“让围墙爬藤”的生态智慧,到“德育三贴近”的育人匠心,这所学校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文明之树在侗乡教育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清新活力。

铜仁市德江县第一中学

4.webp.jpg

走进德江县第一中学,整洁的校园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没有垃圾桶,却处处干净清爽——原来,学校将卫生管理交给学生值日完成,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这所创办于1940年的老校,如今拥有4000余名师生,近年来先后获评省级示范性高中和“全国文明校园”,成为当地教育的亮丽名片。

5.webp.jpg

学校特别注重以温暖的方式滋养学生成长。县领导和老师们每年带来50多节生动的思政课,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20多场主题活动,悄悄播撒文明的种子。学生们不仅在劳动工坊体验农耕乐趣,还能参加70余场生涯规划讲座,在50个社团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教师队伍则通过“青蓝结对”“名师工作室”等暖心工程持续成长,七年蝉联市级教学质量一等奖的佳绩,见证着师生共同的进步。

6.webp.jpg

这份文明创建的成果,离不开各方的用心浇灌。县政府三年投入6000多万元改善校园环境,调配50位优秀教师加入这个大家庭。如今走在校园里,能感受到“四风”建设带来的和谐氛围:教师们用专业与爱心引路,学生们以勤奋和创意回应,共同书写着“教风正、学风浓”的温暖故事。

铜仁市实验小学

7.webp.jpg

铜仁市实验小学以“勤为先 学为本 美于行”为校训,构建起“勤亲和睦”的校风文化。学校创新开展“六个一”文明养成工程:通过校园广播站传播文明之声,每日升旗仪式凝聚爱国情怀,礼仪监督岗规范行为举止,主题班队会深化德育内涵,路队评比培养集体意识,“五美少年”宣传栏树立身边榜样。教学楼内“一楼一景”的文化布置,将“勤”字精神融入每个角落,营造出书香浓郁、绿意盎然的育人环境。

8.webp.jpg

学校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设74个特色社团,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侗族剪纸、泥塑等非遗项目与编程、机器人等现代课程交相辉映,既传承文化根脉,又培养创新思维。这种“课堂教学+社团拓展”的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兴趣支点,95%的家长对学生品德发展表示满意。文明礼仪教育与特色课程深度融合,使校园成为滋养心灵的成长乐园。

9.webp.jpg

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后,学校正将创建经验转化为辐射能量。通过校际交流分享德育成果,组织师生参与社区服务,把文明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这所87年名校的新使命,是以文化传承厚植文明根基,用教育创新浇灌时代新苗,继续书写“为成长导航”的育人篇章。

铜仁市第四小学

10.webp.jpg

铜仁市第四小学以“做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打造出四季流转的生态校园。通过“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信息化”六化工程,让50亩校园成为浸润心灵的成长乐园。文化墙上的多彩贵州故事、红领巾广播站的党史宣讲、每周升旗仪式的庄严时刻,构建起立体化德育网络。学校更将法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开发“道德与法治”特色课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65个班级3559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11.webp.jpg

学校以教师发展为引擎,每年划拨生均经费5%用于“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训,引进苏州、东莞名师指导,形成老中青梯次发展的教师队伍。同步构建“安全一日清单”管理体系,通过护校队联防、法制专家进校园等举措,实现建校十年安全零事故。特色活动如阳光体育节、“六一”创意庆典,让学生在运动中强体魄、在游戏中启智慧,家长满意度持续高位运行。

12.webp.jpg

十年耕耘,这所承载着万山区教育期待的学校终获“全国文明校园”殊荣。从学科渗透德育的精细设计,到班主任专业化培养的系统规划;从“敬业博爱”的教风传承,到“健康乐学”的学风培育,四小正以环境育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的三维实践,书写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文明范本。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