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雪刚:公益路上永不止步
2022/12/01    来源: 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2779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1月23日,“崇德向善 凝心铸魂”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贵阳举行。铜仁市冷雪刚、刘潞等6位同志分别被授予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以及提名奖。他们用凡人善举,树起了一座座道德实践的标杆。他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的美德善行,让我们看到时代精神、主流价值的传承与弘扬,让我们感受到美德的魅力与力量。

道德模范,是美德典范,是时代英雄,是精神标杆。近年来,我市以“厚德铸铜·仁义致远”为城市精神,大力推行德治建设,着力弘扬道德之光,让“仁义”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志,开启了新时代德治建设新征程,涌现出一批批身边榜样,他们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他们如同一支支高举的火炬,犹如一把把道德标尺,让黔东大地的道德星空更加璀璨。近期,文明铜仁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发他们感人而温暖的事迹,以向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以及提名奖获得者们致以崇高敬意,并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行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进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冷雪刚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21201094821_副本.png

文案/杨铜琴  海报制作/汪纯

志相知,愿相随,爱相伴,心相向,多年来,思南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冷雪刚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二字。

踏上志愿之路,冷雪刚最初只是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2015年,冷雪刚11岁的女儿被确诊为白血病,昂贵的医疗费用,使这个靠打工维持生计的家庭走了求助之路。冷雪刚通过微信平台发起“轻松筹”爱心基金求助,3个月筹集到爱心捐款20余万元为女儿治病。然而病魔无情,2016年3月病魔还是夺走了女儿的生命。

“在我生病期间,感受到了人间的大爱,我好爱这个世界。如果我走了,就请爸爸妈妈把爱延续下去。”这是女儿留给冷雪刚的最后一句话。为了这句话,冷雪刚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踏上了助人为乐的公益路。

但刚开始做公益的冷雪刚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去学校谈资助没人相信,去家访被家长质疑是传销,家人、亲戚和朋友认为他不务正业,但这些并没有击退他做公益的热情,“想为贫困孩子们做点什么事儿”的想法反而越加坚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10月,冷雪刚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2次拜访兴隆中学后,学校老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冷雪刚推荐了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田晓玲姐妹。通过跟随班主任家访,得知两姐妹的家庭实际情况后,冷雪刚便连夜整理了两姐妹的资料,将她们推荐给“10+1”微助学平台,第二天她们两姐妹就得到了每人每月500元的帮助资金,这份爱心资助将一直延续到她们上大学。第一次把公益落到实处后,冷雪刚感到无比的满足。

2016年以来,冷雪刚和思南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功结对全县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学生100名,为大病患者家庭累计捐款50余万元。

微信图片_20221201094827_副本.png

“爱是有回报的”。患病家庭的一声声感谢,贫困农户的一句句称赞,寒门学子的一字字问候,让冷雪刚在志愿帮助他人的公益路上越走越坚定。

哪里最需要,就到哪里去。在脱贫攻坚中,冷雪刚带领思南县青年志愿者队伍深入思南28个乡镇(街道),走进贫困村与贫困群众互动,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引导贫困农民讲卫生、护环境,讲和谐、守法纪,讲进取、勤致富,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00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长80小时。走访慰问空巢老人、留守未成年人、孤寡老人300余次,发放爱心物资折合人民币150万余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冷雪刚把青年志愿服务队变成抗击疫情的战斗队,晚上到执勤点执勤,白天发放防疫宣传资料、劝导群众居家坚守,开展免费送餐活动,为社区、高速公路收费站、企业、机关单位防控点值班人员每天送水送饭,让值班人员安心坚守。同时还为思南县安华社区、江东社区、沙洲社区等地群众送去急需的大米、油。为社区、疾控中心、医院免费提供蔬菜,为群众送去大米500斤、油20斤、蔬菜2万余斤等物资,为居家的群众办理电器修理、义务理发等实事,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30小时。

近年来,冷雪刚带领着思南县青年志愿者紧紧围绕思南高质量发展,围绕民生痛痒,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先后在社区、村、搬迁安置点成立志愿服务站,开展“小手牵大手”创建美丽家园活动、“银发”志愿者在行动、“青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助残•与爱同行”等系列活动,彰显新时代公益人的责任担当。

他的足迹踏遍了思南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浑然忘我地从事公益事业,把真善美的阳光洒遍思南贫困山区每一个角落,用爱心温暖贫困乡亲。(杨铜琴)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