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演唱的是《我是木黄的红少年》,这首歌使我更加的了解了红军当年战斗的艰苦,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歌曲领唱周于单告诉记者。
而在学校少年宫排练大厅和操场上,孩子们有的正在排练舞蹈《消息树》来展现红二、六军在木黄会师柏下会师的场景,有的正娴熟的表演竹竿舞、金钱杆、四面鼓、茶艺表演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
创办于1915年的木黄民族小学,位于我县木黄镇,是全国100所红军希望小学之一,老革命家萧克为学校亲笔提名。
自2011年木黄民族小学乡村少年宫项目启动以来,学校紧紧围绕传承红色记忆和民族文化积极开展活动,不仅让学生们熟知了当地红色历史,而且兴趣爱好也得到培养。
木黄民族小学校长王儒勇说,学校少年宫主要是围绕传承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积极开展活动,重点打造了28个兴趣组,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同样,印江朗溪镇小学乡村少年宫也根据实际情况,打造了“绿色少年宫”。学校从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理念出发,通过开展体育类、美工类、文艺类、科技类等项目活动,来培养学生从小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意识。
“用豆子、干果的壳来贴在纸上,这样的画做出来很美观,看着很舒服,也很环保。”许佳儿同学一边小心翼翼粘贴着豆子一边告诉记者。
为让乡村学校少年宫健康发展,我县专门调了有特长、责任心强的教师,到乡村学校少年宫担任辅导员,同时还邀请了民间少数民族艺人到少年宫授课,取得良好效果。
近年来,我县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将红色文化和本地民族文化融入到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传承红色记忆和民族文化。据了解,目前,我县18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开设体育、艺术、科技、劳动实践等各类兴趣班300多个。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家教家风等主题活动800余场次,已建立600余人的校内辅导员队伍和20多人的校外辅导员队伍。(田林 蒋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