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与时俱进 打造精品 推进思南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上水平
2016/04/14    来源:     点击:606   

近年来,思南县不断创新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专题会议集体研究,撬动项目建设质量有新提升;运用互联网+思维,摸索“互联网+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工作法,推进项目建设云管理有新突破;依托土家特色文化,创设活动精品,助力项目建设有新成果,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独具思南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路子,让项目惠及更多农村孩子。

2011年以来,思南县共获中央和省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11所,已覆盖11个乡镇,覆盖率44%。

2016年4月5日至6日,铜仁市2016年中小学“祖国好·家乡美”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管理推进会在该县田秋小学和塘头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成功举行,掀起了思南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新高潮。

“联席会议制度”,撬动项目建设优质量有新提升

思南县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任组长的全县“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逐步构建了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团县委、县关工委、县妇联、县文联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一是联席工作专题会议集体研究——项目申报、器材采购、活动开展、经费管理等重大事项。2015年,共召开项目申报专题会2次,认真组织申报思源实验学校、三道水小学、宽坪小学、田秋小学4个项目,并全部获批;召开器材采购、活动开展、经费管理专题会3次,审核新增项目器材采购,严格把关,做到专款专用,对项目资金实行动态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二是联席工作专题会议集体研究——项目活动室修缮、文化布置等具体工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项目学校建设规划和活动方案,不断完善主任职责、辅导员职责、培训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确保项目规范运行。严格按照《贵州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实施办法》和“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要求,认真开展活动场地的修缮和维护,分门别类建成了书画室、绘画室、手工制作室、阅览室、经典诵读室、心理辅导室、网络媒体室、道德讲堂等室内活动室,基本满足了音乐、舞蹈、经典诵读、足球、花灯、金钱杆、手工制作等社团活动的需要。三是联席工作专题会议集体研究——联合督查和问责。将乡村学校少年宫督查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逐级加压,推动项目建设。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县财政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多次深入项目学校就项目资金、活动开展、“一校一档”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依托“多彩贵州·明珠思南”文明行动检查,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式督查,给各项目学校加码,推动项目建设常态化。

在2015年度考评中,塘头小学、天桥中学等4所项目学校获优秀等次,板桥小学等3所项目学校获良好等次,优良率达100%,涌现出了板桥小学的徐铭、张家寨小学的陆大燕等全省“优秀辅导员”,塘头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获“全市示范项目”称号。

“互联网+”工作法,推进项目建设云管理有新突破

思南县运用“互联网+”理念,组建乡村学校少年宫交流微信群、QQ群,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建好思南乡村学校少年宫微云朵,与时俱进,逐步探索出了“互联网+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法,推进项目建设云管理取得新突破。一是初步构建思南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微云朵。开展好“数说乡村学校少年宫”,进一步完善“一校一档”,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报送,初步建好了思南县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微云朵。二是积极组建QQ群、微信群,确保各校信息实时共享。以县文明办、县教育局相关人员、校长、辅导员为主体,组建了乡村学校少年宫QQ群、微信群,要求每所项目学校一周至少上传信息2篇、图片6张,实现了图片、信息、经验实时共享。三是讲好11所项目学校好故事,传递11所项目学校好声音。该县严格要求,各项目学校积极通过中国文明网、贵州文明网、铜仁文明网、明珠思南官方微信平台等媒体,讲好项目建设故事,传递孩子们成长的好声音,加强对外宣传,充分展示全县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做法及成果。

思南县实现了线上线下管理一体化,项目学校校长、负责人全部入群,动态实时共享,每周上传图片均在100张以上、信息简报30篇以上,实现了动态监管。2015年,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载我县项目建设信息110条,位居全市前列,极大传递了11所项目学校好声音。

“特色社团活动”,助力项目建设好品牌有新成果

思南县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大力开展师资力量培训,融合土家特色文化、国学经典、学生兴趣,打造富有特色社团活动,狠抓经验交流,推动学用转化,创设活动精品,助力项目建设有新成果。一是以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培训主阵地,强化辅导员培训,确保项目有好老师。该县依托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阵地,精心组织开展好辅导员业务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充分用好“千校万师”工程,优先推荐辅导员参加培训,多渠道提高师资水平。同时,加大校外辅导员、志愿者的招募,不断激活辅导员队伍。2016年2月,该县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教师专题培训班,重点培养辅导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辅导水平。二是以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展演为主线,强化精品活动打造,确保项目有抓手。从2016年开始,拟每年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艺术展演大赛”,充分挖掘和打造一批精品节目。2016年2月,该县命名表彰了2015年度4所县级示范项目学校、6个优秀校长、10个优秀辅导员,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三是以经验交流为主渠道,强化学用转化,确保项目有亮点有特色。以召开座谈会、与其他区县开展交流为载体,加强经验交流,推动项目学校有亮点。经常召开经验交流研讨会,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听取经验介绍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县内县外相结合的方式,取长补短,推动项目精品化。2015年10月,组织30多名项目学校校长、辅导员到修文县、桐梓县、红花岗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通过召开学习研讨会,促进了学用转化。

培育出了田秋小学的经典诵读、许家坝二小的花灯、天桥中学的手工制作、板桥小学的舞蹈、塘头小学的科普社团等诸多特色项目。田秋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选送的《请开贤科以弘文教疏》在全市“诵读经典·厚德仁义”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二等奖,并应邀在锦江广场现场表演。(杨胜荃)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