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乡村学校少年宫伴农村孩子茁壮成长
2015/06/25    来源:     点击:500   

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少年宫丰富多彩的文体教学,较好地满足了农村中小学校青少年学生兴趣特长培养需求,使农村孩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陶冶了情操、发展了特长,让他们在快乐中提升综合素质,在快乐中放飞多彩的梦想。

音乐室里,琴声悠悠,歌声嘹亮;舞蹈室里,翩翩起舞,裙幅飞扬;美术室里,五彩斑斓,妙笔挥洒……近日,记者走进印江县实验学校和朗溪小学乡村少年宫,亲身感受到孩子们精彩的文体生活。

在快乐中提升综合素养

“我从小就喜欢古筝,在学校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在少年宫参加了古筝和舞蹈兴趣班,学会了弹奏古筝,现在古筝已经过七级了。”印江县朗溪小学学生杨佳这样告诉记者。为了使农村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印江县朗溪小学依托乡村少年宫建设,为乡村孩子免费提供了书法、古筝、舞蹈等20多种兴趣特长辅导培训,使他们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办乡村少年宫,首先必须解决场所问题。在新建乡村少年宫场所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印江县朗溪小学想方设法腾出教室兼作少年宫活动室。同时,还利用露天活动场所,开展武术、腰鼓、乒乓球等兴趣班,较好地解决了活动场所缺乏问题。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如印江县实验学校和木黄小学乡村少年宫,则配备了专业舞蹈室、图书室、棋类室等,并针对农村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素质教育融入各类活动之中,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重点开展书法绘画、器乐、棋类、乒乓球等文体活动,满足了农村孩子的文体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艺术特色课程,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的目的。

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展示,通过校园文艺汇演、“祖国好,家乡美”文艺汇演等活动,使各辅导课程走出课堂。并充分利用墙壁、展板、橱窗,作为少年宫活动、作品的展示阵地。各具特色的活动开展、特长展示,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能、提升了素质。目前,全县有8所乡村少年宫,开设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剪纸、武术等42个兴趣小组。参加各类兴趣小组学生人数达13000多人,

在笑声中传承乡土艺术

在印江县朗溪小学四(1)班的教室里,二胡声悠扬,50多岁的民乐教师正在教学生练习拉二胡。这是该县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利用少年宫活动,让学生体验乡土特色的一个缩影。

为了能让民间乡土艺术原汁原味地进入校园,该县教育部门搭桥,各中小学校铺路,为学生创建学习、了解、传承民间乡土艺术的平台。各乡村学校少年宫依托自身文化资源,确定了各自的活动项目,努力做到一校一特色,让乡土文化得到创造性传承,并且在校园落地、生根发芽。乡村少年宫将二胡、刺绣、剪纸等乡土文艺纳入了乡村学校少年宫课程,同时邀请民间艺人担任特聘艺术辅导员,让本土特色文化成为当地少年宫的主打品牌,使孩子们在接受文化教育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验、传承乡土文化艺术。

在兴趣中弘扬传统文化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印江县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少年宫内整齐地诵读着经典。学生陈东梅说:“少年宫里的经典诵读活动有趣,因为它让我懂得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父母、老师和朋友,用心感受他们的关怀,用心回报他们的帮助。”

在诵读经典中成长,在诵读经典中明理,是让学生在兴趣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此,不少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国学课程,并通过组织经典诵读与讲解、德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其中。

此外,还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重要节庆日和民族传统节日深入开展少年宫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增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不仅是孩子们快乐学习的第二课堂、教师素质提升的良好平台,也是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就能吸收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印江县木黄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负责人说道。(印江县委宣传部 任光勇)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