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自治县坚持以提升全民素质为宗旨,着力打造“尚善苗乡”,“打”来了“文明之城和谐宝地”。
筑牢了正向的价值理念。依托现存的古街、古庙宇、宗祠等,深挖各地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中以“孝亲敬老”为核心的孝文化,有效筑牢了“在家当孝子、在外做善人”的正向价值理念。该县盘信镇大湾村因“人人行道、个个扬善”而闻名,被誉为“苗家孝子第一村”,湖南卫视《旋风孝子》栏目组在大湾苗寨开拍播出以来,点播率达到6300多万次。
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先后开展“十个十佳”、“十星级文明户”、“孝亲敬老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充分融入孝文化,并选树典型进行表彰。目前,已成功推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贵州省道德模范1人,入选贵州好人榜4人,入选“铜城仁者”2人。
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利用春节七天乐、苗家“四月八”等活动,把《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孝文化内容融入活动中。大力支持农村老年文艺表演队、茶灯表演队、腰鼓表演队等进行文明文化表演。开展道德模范巡讲、宣传部长上讲堂、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目前,共有各类文明文化表演队400余支,开展模范宣讲260余场次,开展道德讲堂3600余场次。
刮起了孝老敬老之风。该县在“尚善苗乡”打造中,非常注重“积德榜”建设,利用各单位推选的典型人物建设“积德榜”,用这些榜上人物影响青少年,目前已经建成积德榜613个,其中农村300个,社区4个,企业21个,窗口18个,学校270个;总上榜人数3065人,其中农村1500人,社区20人,企业105民,窗口90人,学校1350人。乌罗镇以前有一位姓杨的妇女经常与村子里的群众为一些小事扯皮,家里70多岁的公公婆婆她也不赡养,自从该镇把身边道德模范搬上积德榜后,扯皮的人少了,就连杨女士也受榜上人物所影响,开始孝敬公婆了。
传递了文明和谐的正能量。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该县503个村、学校、单位建设了道德讲堂,实现了道德讲堂全覆盖。该县利用德师与身边道德模范在道德讲堂作宣讲;用积德榜上的身边模范影响身边人,增强感召力,使群众潜移默化地受之熏陶,自发地向模范学习、争做道德模范。(刘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