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把孩子放哪儿才安全?孩子一个人在家能写好作业吗?这应该是所有家长们的暑期焦虑。如何兜住孩子们的暑假安全和快乐?思南文家店镇安江社区以开设暑期学校破题。
暑期安全在首位,家长安心
“奶奶,再见。”“在这里好好学习,听话啊。”从7月15日开始每天上午9:00,安怡萱的奶奶将孩子往社区文化站一送,就放心地去农忙。
安怡萱的爸爸妈妈都外出务工,她跟随爷爷奶奶在家,爷爷奶奶每天都要务农。刚放暑假那几天,安怡萱一个人在家,“正是上蹿下跳的年纪,特别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安全,而且她的暑期作业我们也看不懂,更别说教她了。”安怡萱的奶奶说,安江社区暑期学校7月15日开班,她第一时间报名,早上送过去,傍晚接回家,孩子在外务工的父母和自己都放心了。
“过马路要注意什么?”“戴好头盔需要做好哪几个步骤?”“不能去河边游玩”文家店镇在暑期学校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课,讲解防溺水、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知识,通过实际案例、互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掌握安全常识和自救技能。
今年,文家店镇在安江社区首先开设了暑期学校,地点选在对象相对集中、活动设施完备的文化站,主要面向暑期看护有困难的家庭,此次暑期学校共有50多个孩子参加。
课程丰富有特色,孩子开心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一大清早,社区文化站就传来欢声笑语,孩子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在家没人一起玩,在暑托班很开心。”这是曾庆泽半个月来的感受。曾庆泽的爷爷奶奶都很忙,一忙起来就顾不上他。在暑期学校,曾庆泽的暑假作业也有质有量地完成,还可以学习唱歌、打乒乓球、图书室看书、上网。
“我们暑期学校的孩子主要是小学生,为此,我们精心编排课程表,就是想让学生学得开心玩得开心。”文家店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文华介绍道,课程内容除了暑假作业辅导外,更多的是音乐、传统文化普及以及体育健身等。
“花式带娃”不仅是“花式”,更注重“带好”,文家店镇在暑假学校的细节上下足了功夫,精心设置了学科类、兴趣爱好类、传统文化科普类,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看中学、在听中学,激发孩子们参与暑期学校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暑期体验。
志愿服务有奉献,群众暖心
“接+管+教”三结合,这是暑期学校的模式,家长安心,孩子开心,离不开志愿者的默默奉献。
刚成为一名特岗教师的彭思琦在暑期学校除教基础课程外还兼职音乐老师,从7月15日学校开班以来,她就没有休息过,整天与孩子们在一起,辅导功课、讲故事、开展体育活动。
“这是我从学生身份到‘老师’身份的转变,是我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堂课,我学习的知识能够帮助孩子们,我发自内心地快乐。感谢这次暑期学校,给了我一次难忘的实践。”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廖永航在社区的招募下成为了暑期学校的志愿者。
为更好地开展好暑期学校,文家店镇整合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为课堂提供场地,招募特岗教师、大学生、“五老”同志等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托”起孩子们的多彩暑假。
“这是我们第一次开办暑期学校,尽管我们的设施还不够完善,课程也还不够丰富,但这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会持续丰富完善暑期学校的课程,探索更多的新模式,满足孩子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乡村助学贡献力量。”文家店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何玮说。(杨铜琴 李泓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