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选取251户作为宜居农房建设试点,打造“稻香小院”,探索实施宜居农房改造“3322”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路子。
“3322”农房改造模式是以户为单位,政府负责奖补建设费用的30%;通过发展贡米、荸荠、黄桃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按五年期每年拿出一部分实行积分制分红,用于抵扣建设费用的30%;农户采取现金方式筹集建设费用的20%;由村级通过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土地入股等方式折资解决剩余的20%。这笔账一算,平均每户人家自筹资金最高7000元,充分在投入上突出群众主体,在参与上突出群众主动,在收益上突出群众主益。
走进亚鱼乡郭家湾村一处农家乐“稻香小院”,笔者看到,小院清幽添新瓦,屋后绿柳随风舞,堂前摇曳满庭花,院内布置了供游客休息的休闲桌椅,往此一憩,尽享四周田园村景,安静又惬意。
“从去年就开始租我家房子来弄‘稻香小院’,改造费用多方补贴,我们自己也拿出了一些,不仅房屋轻松变了样,还通过开农家乐,我们的家庭收入也增加了很多。”玉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村民张桂菊告诉笔者。
为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郭家湾村还完善了乡村大舞台、欢乐院坝、农家书屋、农村夜校等文化场所,并组建了文艺队伍及鼟锣表演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老话说‘穿着皮鞋吃嘎嘎’,现在已经实现了,日子很幸福。”张桂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