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街道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按照“聚奋进力量、强产业引领、建和谐街道”的工作思路,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思想意识逐渐转变,文明之花开遍城乡。
强队伍建设,凝聚奋进力量。为加强村(社区)“两委”的队伍力量,该街道从实际出发,选拔3名优秀退役军人和19名懂技术的致富能手到村(社区)“两委”任职,组建了一支讲政治、打硬仗、打胜仗、懂技术、能致富的队伍,做好带头人、引路人。同时从年轻的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五类人员”中吸收培养党员,不断优化党员结构,提升党员队伍战斗力。今年以来,该街道累计发展党员1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名。
强产业引领,助农增收致富。为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街道按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融合发展工作模式,确定了“1+N”产业布局,选取果蔬作为主导产业。同时,在坝区发展蔬菜产业,梯埂地区种植水果,山地区域种植柚子等经果林,切实壮大产业,助推群众增收致富。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组成志愿服务团队,对群众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群众学会了管理,经济效益提高了,钱包鼓起来了,幸福指数提高了。目前该街道种植蔬菜8200亩、辣椒1000余亩、水果7000余亩,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强示范带动,共建文明乡风。为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该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广泛开展法制和扫黑除恶、宗教信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化解、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建议制定村规民约,以“一约四会”“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由包村(社区)领导、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带头,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了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模式,切实做到“看我的”“跟我来”“学我做”“见成效”。
据悉,该街道每月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评比活动。目前,已评比选出文明家庭11 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33人、孝子之星11人、最美家庭11户。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的开展,该街道移风易俗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有效地摒弃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人情债、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群众积极参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王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