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思南县支行 “贷”动经济“牛”起来 “牵”出致富新路子
2022/06/02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1222   

“得益于农发行思南县支行2.9亿元绿色金融的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壮大思南黄牛产业的信心与决心,下一步,我公司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思南特色黄牛产业及品牌,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思南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太明坚定地说道。

近日,驱车从思南县城向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思南县许家坝高山草原养殖示范园区出发,一路上,公路两旁山野间的野樱花开得格外灿烂。

近年来,示范园区将25度以上的荒山坡地种植牧草,发展山地生态畜牧养殖,已初步形成了“荒山变金山、园区变景区、满山是草地、遍地见牛羊”的新景象。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已将该园区作为省级重点园区和放牧型草地试验基地进行重点支持。

刚下车,一片开阔的草坪映入眼帘,沿着园区道路往里走,只见成群的牛儿悠闲地吃着青草,微风拂过,泥土的清香夹杂着花香味儿,令人心旷神怡。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快看,蓝天白云下,成群牛儿或吃草或懒睡,好安逸哦……”同行的同事感叹道。

走近牧场,只见工人们正忙着给牛群做健康检查。

“我们正在给牛打虫,每年春秋两季必须按时打。”牧场场长安云观说道,他和妻子都在这里上班,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人加强牧场的基础设施管理,协调安排工人运转草料、照看喂养牛儿,平时注意观察牛儿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治疗,以保障牛儿健康成长和整个牧场的正常运转。

“我是祖传学习兽医的,之前一直在农村做兽医工作,现在和妻子在这里上班,每月能挣1万元。”安云观微笑着说。

“我和妻子以前是在砖厂干苦力活,累不说,遇到下雨天就停工没有事情做,现在在牧场干活,每月8000元工资轻松多了。”来自该县大河坝村大坪组的脱贫户接过话茬说道。

来到牛棚内,一排排长不见头的大棚里,数百头牛儿正咀嚼着草料。

“张总,这是我筛选出来的能繁母牛,你看看怎样?”牧场长安云观指着其中一个钢架大棚里的黄牛说道。

“这头可以,那头也挺好,我们一定要精选优质能繁母牛育种,确保品种优良……”在牛棚里,张太明与安云观一起就优质能繁母牛的育种事宜,交流起了经验心得。

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思南县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目前拥有思南县大坝场高峰村、许家坝万亩牧场和张家寨林家寨三个养殖基地。现有存栏肉牛900头,覆盖该县14个村,带动周边村寨13人长期就业,每年种植牧草等用工解决了临时就业人员200余人次。

“2021年,我公司销售肥牛200头,能繁母牛及公牛1000余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支付工人工资200余万元。”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思南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太明说道。

张太明介绍,2021年,农发行思南县支行审批贷款2.9亿元支持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思南县有限责任公司高质量发展黄牛产业项目牧草基地、能繁基地及育肥基地建设,公司通过能繁母牛保险补贴、免费技术服务、预付定金等方式,与县内适度规模养殖主体开展能繁母牛合作养殖。同时,项目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建立“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模式,与有养殖条件、能力和意愿的50头以上规模的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展肉牛集中育肥联营合作,推进牧草种植、肉牛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水平,有效改善了思南县农村地区牛产业发展散、弱、小的发展格局,促进思南县黄牛产业结构优化,为打响“思南黄牛”品牌提供有力保障,切实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农发行思南县支行始终坚持“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初心使命,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己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银行在金融方面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和导向作用。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思南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支持了黄牛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微企业发展等项目,通过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农发行思南县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苏开来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立足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把服务“三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中心任务抓牢抓实,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