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正好,暖意融融。在思南县瓮溪镇的吊瓜种植基地里,一个个橙黄饱满的吊瓜像一盏盏喜庆的小灯笼缀满枝头,火热的丰收气息,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走进瓮溪镇余林村吊瓜种植基地,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吊瓜挂满枝头,色泽鲜亮、惹人喜爱。村民们穿梭在藤蔓间,动作娴熟地伸手、摘果、入筐。厂房外,工人正在用工具晾晒吊瓜籽,满地颗粒饱满的吊瓜籽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喜人,构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丰收画卷。

“我们余林村种吊瓜,对我们老百姓帮助太大了,一年下来能挣一两万块钱,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保障!”正在采摘吊瓜的务工群众冉隆芬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说。年过六旬的她,因年纪大已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来源单一,自从村里发展吊瓜产业后,她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像冉隆芬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吊瓜基地为附近20余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让大家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这份丰收的喜悦,源于当地对产业发展的精准布局。近年来,瓮溪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闲置土地,引进专业种植户推广吊瓜产业,让原本闲置的土地变成了“聚宝盆”。“我从2023年开始在瓮溪镇发展吊瓜种植,目前在全镇3个村共发展了400多亩。”吊瓜种植基地负责人徐伯山介绍,今年吊瓜长势喜人,每亩产量可达300斤,总产量约12万斤,预计总产值能达到200万元,目前采收工作已接近尾声。

更值得一提的是,吊瓜作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具有“一次栽植、连续收获6年”的优势,是名副其实的“长效致富产业”。采收后的吊瓜会被及时送往加工点,经过剖瓜、取籽、清洗、晾晒等一系列精细工序,最终制成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吊瓜子。
这些优质的吊瓜子不仅品质上乘,还凭借过硬的口碑打开了广阔市场,远销浙江、安徽等省份。“贵州的瓜子品质非常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销售前景十分可观。”徐伯山言语间满是自信。

这颗不起眼的小小吊瓜,如今已成为当地群众心中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幸福果”。从一株株嫩绿的藤蔓,到挂满枝头的橙黄“金果”;从解决村民“就业难”,到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瓮溪镇的吊瓜产业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乡村振兴的底气足了起来。
如今,瓮溪镇的吊瓜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亮眼名片。下一步,瓮溪镇将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