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以篮球之“火”点燃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
2025/03/25    来源:微铜仁     点击:407   



运动魅力其乐无穷

——沿河以篮球之“火”点燃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

41.png

“传球!”“防守!”“投3分!”“球进啦!”……

2月20日晚,元宵节刚过,贵州省第三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省级常规赛(铜仁赛区)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体育馆火热开战。

一场集精彩比赛、民族文化表演于一体的体育盛会引来群众热情欢呼,加油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赛场上的激情与赛场下的热闹交织,描绘出沿河初春最美丽的体育风景线。

新时代乡村篮球焕发出勃勃生机,背后是乡村群众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

近年来,沿河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创新载体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方寸球场间人人都可参与的篮球赛事,投射出的是乡村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

沿河持续打造“篮球+”文旅新业态、创新赛事经济新场景,让山乡之美、文体之韵更好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光添彩。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 篮球赛事蓬勃兴起

沿河,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2020年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物质生活逐步改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不断扩建的场地、完善的设施器材、丰富的赛事活动,推动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更加高涨。

2017年,该县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其中篮球馆可容纳4000多人。同年6月,县篮球协会应运而生,为篮球运动搭建起专业的发展“平台”,将分散的篮球爱好者和赛事组织凝聚起来,开启沿河篮球发展的新篇章。

42.png

2022年沿河祐溪街道首届“新市民”杯篮球赛。

“篮球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协会成立标志着县内篮球事业正式步入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轨道,为推广篮球运动,提升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和群众基础,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贡献力量。同时,协会还加强与各级体育部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沿河篮球事业繁荣发展。”篮球协会会长崔军说。

“2020年全县23个乡镇(街道)420多个村(社区)实现‘农体工程’全覆盖,各乡镇、街道、社区、村落,布局建设篮球场,以硬件供给激发全民体育热情,场地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为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群众体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杨洪飞说。

沿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广大篮球爱好者共同努力,除了举办县域各种篮球赛,还依托体育优势、场馆优势承办省市多项重大篮球赛事。

2018年,“洲俱杯”四国职业篮球冠军赛(沿河站)打响,来自美国、俄罗斯、立陶宛、西班牙四支职业篮球队齐聚沿河。

2019年,举办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篮球赛,沿河篮球队大放异彩,一举斩获男女双冠。

43.png

边区篮球赛。

2023年铜仁市第四届运动会,沿河篮球队男队一路高歌猛进,成功夺得冠军。女队也凭借顽强的斗志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2月20日,贵州省第三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省级常规赛(铜仁赛区)揭幕赛,铜仁沿河队以81:79的微弱优势险胜,并代表铜仁势如破竹般冲进总决赛,场边观众纷纷高喊:“这是我们沿河的骄傲!”

那一刻,篮球不仅仅是体育竞技,更是凝聚人心的纽带。

比赛现场,不少观众拿起手机,通过直播向外界展示篮球的魅力,让不能到现场观看球赛的网友也能在线上“过把瘾”。

44.png

2025年沿河第二届“迎新春·平安杯”篮球赛。

“沿河杯”“平安杯”“双拥杯”……从社区广场到专业体育场馆,从日常活动到大型体育赛事,各单位、乡镇、学校等经常组织开展具有传统特色的篮球赛事,广泛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篮球爱好者参与,持续推动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通过引导和促进群众参赛观赛,助推体育、文化发展和旅游消费,有效挖掘赛事发展新潜能,助推篮球事业快速发展。

“我们将继续以全民健身为宗旨,策划和组织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持续推动体育惠民政策的落实,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沿河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丫丫说。

乡风文明的新载体 群众活动的新乐园

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伴随“赛事经济”带来的活力和动力,沿河的市民见证着身边的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交通越来越便捷,体育场地越来越多,全民健身运动氛围愈发浓厚,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45.png

贵州省第三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省级常规赛。

篮球,不仅激发全民健身的饱满热情,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热爱运动、享受运动,还有效提升沿河城市的活力指数和幸福指数。

“离开牌桌到球场、不打麻将打篮球。”篮球运动已成为年轻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沿河各乡镇,篮球已融入广大村民群众的生活中,闲暇之余,大家没事儿就去乡村文化广场上遛遛,打打球、看看球赛已成为文明乡风建设的真实写照。

46.png

黔渝毗邻乡镇篮球赛。

2024年8月,距离县城60公里的思渠镇杨楠村,大家自筹资金,利用村里的溶洞资源,建成别具一格的“溶洞篮球馆”,洞内面积4800平方米,可容纳3000多人。

篮球运动不仅让村民们展现竞技实力,还展示了村民们团结协作的精气神,实实在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47.png

热烈的篮球氛围。

随着溶洞篮球馆的建设和系列赛事的举办,除了吸引众多游客观光看赛,也引来很多中央、省、市、县媒体和网红报道宣传,让这个昔日藏在深山的“溶洞”迅速火爆出圈,使“沿河洞篮”品牌越叫越响,点燃当地村民的新希望。

“小时候,溶洞是我们的‘游乐场’,现在这样改造,不仅解决了村民的运动场地问题,还成为我们这里独特的‘景观’。”杨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雄说。

“‘洞篮’是一个契机,不仅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还充分调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让更多人参与全民健身、增强身体素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思渠镇党委书记谯政勇表示,思渠将全力推动全民健身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度融合,持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48.png

溶洞篮球。

“各种赛事活动不仅提高沿河篮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更推动县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沿河自治县副县长汪涛说。

篮球运动,对繁荣沿河体育事业,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活跃群众文体生活,推动全县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还给群众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强劲活力和强大动能,悄然改变了农村的精神面貌,带动乡村文化振兴。

沿河,借助体育赛事频频向外界展现“山城魅力”,通过篮球让人领略这座城市的开放与热情。

以篮球之“火”点燃乡村全面振兴澎湃动能

一“球”激起千层浪,篮球赛的终场哨终会响起,但这场由篮球运动催生的全民狂欢却永远不会落幕。

沿河正逐步构建起以篮球为主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热烈的篮球氛围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28岁的沿河小伙吴恒,从小就热爱篮球,出于对父母的牵挂和对家乡的眷恋,2021年回到沿河,创办恒朋体育馆篮球培训营,2022年与合伙人追加150万元投资,将“恒朋体育”打造成为综合性体育发展公司。

49.png

乡镇篮球赛。

“从刚开始只有30名学员,到现在400多人,我们沿河篮球运动氛围越来越好了。”吴恒说,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办好培训营,挖掘培养更多篮球人才。

2月20日至23日,为期4天的贵州省第三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省级常规赛(铜仁赛区)期间。“比赛期间酒店天天爆满,餐馆翻台率翻了三倍。”沿河天瑞酒店经理透露。

2024年“洞篮”赛事期间,洞内对抗激烈,洞外苞谷粑、油糍粑叫卖声不绝,带动红薯粉、土鸡蛋销售额突破50万元。

赛场周边,规范有序的美食摊位点燃撩人的“人间烟火”,也让更多乡村土特产有了“晒”场和就近销售的渠道。

401.png

 2024年8月27日,“莞铜”友好城市篮球联赛在该县“溶洞篮球馆”举行,来自广东的球员借此机会从沿河县城乘观光船沿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乌江山峡顺流而下,途经乌江山峡最美峡段百里画廊以及岸边的土家吊脚楼。

东莞长岭山镇篮球运动员李逸翠感叹:“乌江画廊风光特别优美,独特的山水和土家文化带给我们独特的观光体验,要不是有这场比赛,很难看到这样的风景,真是不虚此行,这场篮球赛打得太值……”

乡村体育除了好玩、好看,更是沉浸式感受农村发展、领略村民精神风貌的窗口。

402.png

以篮球为载体,融合多种元素,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体育动能,已成为沿河县委、县政府的共识。体育正在为助力沿河经济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正能量。

“接下来,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基本技能,发现和选拔更多优秀篮球苗子,为沿河篮球事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杨洪飞表示,中小学生篮球赛是沿河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平台,比赛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不管是开展篮球赛事,还是其他文体活动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折射的是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呈现的是文化振兴的乡村美好图景。”沿河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董道萍说。

如今,沿河不断丰富的乡村文体活动正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共同绘就最大“同心圆”,转动起反映美丽乡村景美、人美、生活美的“万花筒”,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澎湃力量。

(肖咏)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