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也不例外。今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充分挖掘、利用溶洞地貌特征,把“群众文化、体育运动和乡村山地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杨楠村境内一个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溶洞,打造成了一个篮球场——“洞篮”。
据悉,思渠镇杨楠村的“洞篮”从勘测到竣工,一共用了6个月时间,高规格完成了“洞篮”的建设。如今,杨楠村的溶洞篮球场是全国第二个溶洞篮球场,可容纳5000余人。
从今年8月份该镇第一场篮球赛开赛以来,在此就举办了大大小小的“洞篮”球赛100余场次,得到了各地来此打球的队员和观众的高度认可。
8月16日,该县思渠镇首场以“乡村振兴·动(洞)力前行”为主题的“洞”感篮球赛在这里激情开赛。此次球赛共有来自思渠镇各村(社区)、镇属单位部门的17支男子篮球代表队参加。
其间,还开展了《土家花灯》非遗展演活动和唱山歌、跳土家摆手舞等精彩的文艺表演等,每场球赛现场座无虚席,加油声、呐喊声、掌声此起彼伏,展现出了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是思渠镇霸王谷景区的村民,距溶洞篮球场半个小时车程,每当这里有赛事,我都要到这里来摆摊,一天能挣五六百块钱,我就希望这个篮球馆能一直火下去。”现场摆摊位卖小吃的摊主田妹告诉笔者,溶洞篮球馆投入使用以来,最多时候有10多户村民摆摊,除了思渠本镇的,还有来自周边官舟、黄土等乡镇的村民,都来这里摆摊。
当月,2024年“莞铜”友好城市篮球联赛在该县举行,期间思塘沥茶联队和松桃虎门联队的男篮及女篮将比赛地点转战到思渠镇杨楠村溶洞篮球场,给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具风味的篮球盛宴。
“这是我第二次来铜仁,比赛现场氛围太热烈了,人超级多,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我现在心情非常激动。”东莞市望牛墩镇的球迷梁嘉禧说。
今年国庆节期间,思渠镇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农民生活新风貌,营造全民共贺产业丰收、欢度国庆佳节,再次在杨楠村溶洞篮球场举办了以“庆国庆·贺丰收·助振兴”为主题的 “洞感”农民运动篮球赛。
据悉,此次球赛共有来自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内各乡镇(街道)及比邻县的13支队伍200余名篮球运动员参加。期间还开展了剥花生、徒手扒玉米、串辣椒等系列比赛活动,体验吃土家九大碗、牛肉汤锅、羊肉汤锅等各种美食,让前来参与活动的观众、客人等感受了土家儿女的热情和土家文化精深。
“自从我们村的溶洞篮球场建成后,村里变得热闹非凡,部分村民做起了小生意,村里的农特产品也销售更广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思渠镇杨楠村党支部书记杨雄说。
“通过举办一系列‘洞感’篮球赛,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吸引了众多篮球爱好者、周边村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接下来,我镇将进一步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持续深化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思渠镇组织宣传统战委员黎小伟说。
思渠镇杨楠村的“洞篮”建设和打造,是该村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该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帮助群众增收的一个途径。
谈到“洞篮”建设,思渠镇杨楠村党支部书记杨雄介绍,今年初,镇党委政府计划投资村里4万元,用于村委会阵地建设。村里通过多次召开群众会讨论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将资金用于建设‘洞篮’,不够的村民自筹。这样可以节约土地,确保村里粮食安全。建好后可打球、可作会场也可作其他活动阵地。还可以引进外地球队到洞里打球,群众可开农家乐、超市等增加收入。加之洞里气温常年稳定在25摄氏度左右,特别适合人们在洞里运动和玩耍。
2月份开始,大家说干就干,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开始建设和打造‘洞篮’。如今,杨楠村的溶洞篮球场已然成为该县“文体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今后我们将以洞为景、以球为媒、以游揽客,借机全方位展示思渠镇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美食,引领文明乡风,打响‘洞篮’品牌,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乡村振兴。”思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