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胜利村:以“红村”建设为笔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10/09    来源:梵净云天     点击:489   

松桃苗族自治县石梁乡胜利村位于石梁乡南大门,与印江木黄镇新民村毗邻,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多年以前,胜利村还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近年来,该村积极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打造“路直、户洁、庭美”的和美乡村,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01.webp.jpg

走在胜利村村巷街头,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个个院落欢声笑语,一面面文化墙颇具特色,无不显示着村子的“新乡风、高颜值、浓氛围”。

02.webp.jpg

太阳正好,村民冉小英正在院子里翻晒刚采收的花生,说起村里的变化,她赞不绝口:“红色村庄建成后,我们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完善了,道路变宽了,路灯更亮了,环境更美了,邻里更和谐了。”

红色老区换新颜。这样的变化,放在几十年前,冉小英想都不敢想。据她回忆,以前的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一踩就是一脚泥,和现在没法比。

03.webp.jpg

胜利村村容村貌的显著变化,不仅得益于村民集体爱护扫洗,还得益于该村持续的治理。近年来,胜利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靓化行动,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深入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推动胜利村颜值、内涵“双提升”。同时,依托红村周边及公路沿线公共环境打造项目,加强红军街修缮维护、绿植栽培,实现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亮化。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20次,修缮路段2500米,增设垃圾桶90个、指示牌10个、休闲座椅20个等。

04.webp.jpg

据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文勇介绍,“我们推行智慧化、网格化、制度化治理,通过建设乡村数字化平台、制定红村村规民约、积分制爱心超市、党员联户制度等,不断提升治理质效,规范村民言行举止,提高红色美丽村庄治理水平。”

05.webp.jpg

红色美丽村庄建起来,也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新的期待。在胜利村村口,刘洋开的会师门餐馆和小卖部占了“C”位。据刘洋介绍,在回家开店之前,他已经在贵阳、铜仁开了二十多年餐馆。进城之后再回村,主要是这几年家乡的变化让他看到了商机。

06.webp.jpg

“我在这里做生意,一年能赚10来万块钱。”刘洋笑着说道。吃苦耐劳加上厨艺精进,刘洋家的会师门餐馆逐渐成为当地的招牌。

07.webp.jpg

刘洋经营的会师门餐馆仅是胜利村红色村庄建设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村坚持传统产业、红色产业“双抓双强”,将红色遗址与生态食用菌园、巧积玩具加工厂、石梁灰豆腐加工厂等“串联成线”,打造集学、游、吃、住、乐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承接“重走长征路”、党性教育、红色研学、体验农耕等活动项目,做强村集体经济“新引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预计收益115万余元。

08.webp.jpg

如今的胜利村,产业蓬勃发展,环境干净整洁,乡风文明浸润心田,红色文化根植心间。2022年12月,松桃石梁红军会师欢迎大会遗址被省委组织部定为贵州省“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2023年6月,胜利村被中央组织部定为“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胜利村红色美丽村庄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我们目前主要围绕‘三地一中心’来提升运营能力,‘三地’就是研学基地、培训基地和教育基地,‘一中心’是营运中心这个主线,来推荐我们红色文化和开拓红色文化文旅市场,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增收。”胜利村驻村第一书记胥廷社说。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