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碧江区六龙山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一亮二净三好四看”为抓手,紧扣创建为民的出发点、创建利民的关键点、创建惠民的落脚点,持续推进六龙山乡创文工作,切实为群众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一亮”:点亮乡村之夜
“一亮”即亮化工程。小小路灯照亮的不仅是村民回家的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六龙山乡实施传统村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项目,拨付7万余元用于瓮慢村传统村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90余盏;投入250万余元用于修建三眼桥、七里冲桥等桥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其中三眼桥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七里冲桥、两铺桥、老坪溪桥预计今年竣工。
“二净”:清洁乡村环境
“二净”即地净、水净,是六龙山乡创文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开展“四整治”“四提升”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制定创文活动实施方案,把每周五设为“六龙山乡爱卫创文活动日”,引导干部职工、志愿者、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志愿服务学雷锋,美化环境共创城”“讲文明,树新风”等一系列清洁活动30余场。保护辖区宝贵水资源,高度重视污水治理,明确32名管水员雨后加强对人饮水源源头、管道、水池进行全面排查,组织1支污水专业队伍检修辖区各污水处理站,明确1名专人排查污水处理每周2次以上,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三好”:营造良好氛围
“三好”即氛围营造好、环境整治好、社会风气好。六龙山乡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送温暖,迎新春”“合理膳食,食养良医”“助农秋收解民忧 志愿服务暖人心”“公益电影进村寨,丰富群众‘夜’生活”等活动,通过公众号、乡村广播、集镇赶集,宣传推广《碧江区市民文明行为规范‘二十条’》,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意识、参与创文行动。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文化广场、图书室等文化设施,投入图书、杂志等3000余册,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社会风气的培育,通过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活动,弘扬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2024年以来,乡级评选卫生家庭3户、最美家庭4户、“好媳妇”“好婆婆”“好爸爸”“好孩子”10人。
“四看”:强化监督与评估
“四看”即看农贸市场、村寨小巷、集镇街道(辖区主干道沿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重点点位。注重创文成效跟踪落实,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2023年版)》实地考察部分,结合辖区实际加强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乡村内无明显争吵谩骂、使用低俗语言现象,无乱扔杂物、污水污迹或车窗抛物现象,无损坏公共设施现象,无破旧广告(野广告)乱张贴现象,无不文明养宠现象等,巩固和提升创文成果,培育涵养文明乡风,切实筑牢乡村振兴之基。截至目前,乡级共开展创文暗访6次,通报典型案例2个,制作不文明行为曝光视频1个。
下一步,六龙山乡将持续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立足乡村发展实际、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彰显乡村发展特点,推动文明乡风、亮丽环境、火热文化和富足精神的共建,高效推动创文工作落地生根,让乡村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