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仁市万山区青年湖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抢抓“强村富民”三年行动机遇,借力“莞铜协作”,走出了一条“环境美、产业强、人文美”的乡村旅游型特色小寨发展路径。
青年湖村由原郭家村、黄家寨村合并而成,因境内的青年湖水库而得名。这里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浓郁的侗家文化底蕴,在2014年被评为“全国民族特色村寨”,2018年被评为“贵州省森林村寨”;2021年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然而,十几年前,青年湖村也曾面临环境脏乱差、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的困境。但自2010年起,青年湖村开始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路网趋于完善。2013年,得益于贵州省“5个100工程”建设,青年湖村把“水墨画”元素融入村居改造,进一步为村庄“增靓”。2017年,青年湖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20年,青年湖村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探索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样板典范。通过实施“五小改造”“庭院美化”“村庄清洁”等行动,青年湖村旧貌换新颜,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舍墙体上绘制的油画、安装的节能环保路灯、修建的生活垃圾处理房和建立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让村民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快速提升。2023年,青年湖村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抢抓“强村富民”三年行动机遇,搭乘“莞铜协作”东风,探索“资源资产参股”模式,强化“水墨黄家寨”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成为万山区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型代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2024年初,青年湖村入选我市“强村富民”示范村。
青年湖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构建了“农旅”产业体系,按照“产业协会党支部+农户+旅游+N”模式,着力打造“市郊农旅经济”,以“吃农家饭、住民宿、购特产”为卖点,打造了“星级农家乐”“侗乡民宿文化墙”“网红星空泡泡屋露营基地”等农旅亮点,发展了乡村农家乐、休闲垂钓、野外露营等产业,为游客打造了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也为老百姓铺设了一条能够增收致富的“生态路”。
靠着大自然恩赐的清新空气、青山绿水,守着这绿色生态的家园,不用远走他乡去打工,就实现了家门口致富。在政策鼓励下,2010年刘福从广东返乡回到青年湖村黄家寨开起了刘福农家乐。昔日在村民眼里不算稀罕的绿水青山、凉爽的天气、自产的绿色农家菜,这时都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原来自产的绿色蔬菜,刚从地里摘下,就直接进了厨房变成了地道农家菜肴。散养的土鸡土鸭土鹅,健康又美味。刘福成为了回乡创业致富的第一批人。2018年,刘福把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媳也召回家乡一起帮忙打理农家乐的生意。刘福的儿子刘林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不用外出打工,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家开店就能赚钱养活一家人。”如今,像刘林这样返乡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青年湖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之春。
目前,青年湖村已发展乡村农家乐10家,每年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年均营业额52万余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家休闲旅游度假区。
在多元增收的政策引导下,青年湖村集体参股经营引进“朱砂荟萃艺苑”工艺品专卖店和“万寿山弘扬酒业”生产车间。资产出租给温氏集团发展生猪代养产业。通过发展村集体产业,全村63户脱贫户(监测户)户均分红1000元以上。与区内企业、施工单位、产业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劳务组织化输出252名群众到区内务工,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2023年集体经济经营收入675万元,经济收益41万。
此外,青年湖村还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坚持系统治理,推动乡村治理迈上新台阶。通过引导村民开展自治、网格式推进法治、激励式推进德治,制定了《村规民约》、开设“孝悌讲堂”,修建“孝文化长廊”,为每家每户制作“家风家训”牌,评比“孝老爱亲”,评选“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营造“老有所养、民有所乐”的和谐氛围。青年湖村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村风。
在“强村富民”行动的推动下,青年湖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将持续增加。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秉持党建引领的基本原则,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目标,把乡村振兴作为主导方向,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推动青年湖村的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高楼坪乡青年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向鹏说道。
如今,青年湖村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未来,青年湖村将继续坚持符合农村发展、顺应农民需求、服务农业生产、适应农户生活、体现农村特色的原则,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构建农旅产业体系、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五大板块,全力推进“五大振兴”,让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让游客在这里享受生活找到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