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江口:以民法村规守护古树名木 助力梵净山村实现生态美旅游旺
2024/07/09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336   

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寨沙侗寨有300多户人家,2万多棵楠木、香樟、河柳,几百年来,生态理念在这里代代相传,人与树和谐共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今该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进入寨沙侗寨寨门,沿着石板路拾级而行,一棵棵楠木、香樟、河岸古柳郁郁葱葱,耸立两侧,苍翠挺拔,枝繁叶茂。深褐色的木质吊脚楼依河而建,与青山绿树融为一体,如诗如画。

image.png

“目前,寨沙侗寨2万多棵树木,直径20厘米以上的就有1000多棵,最大的直径约1.7米,树龄上千年。”梵净山村老支书、关工委主任杨乔和介绍。

据该村关工委副主任龙来发介绍,梵净山村寨沙侗寨始建于明朝中期,祖先迁徙到这里时,这片楠木、栗树、河柳就已经存在。为守护古树,寨沙先祖立下“规矩”:世世代代守护楠木林,不得砍伐,也不准捡拾枝条,违者罚80斤米、80斤肉、80斤酒,然后备好酒席,恭请全寨村民就餐,并补栽十棵楠木、栗树,将民法挂牌到村门口和古树前,公开承认错误,保证绝不再犯。从此,生态环保理念代代相传。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梵净山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修建旅游步道、风雨桥、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建立金丝楠木博物馆,向游客展示金丝楠木文化,举办“金丝楠木挂牌认养”“金丝楠木保护体验游”等主题活动。目前, 参与认养活动的游客已超百人,不少游客还在古楠披红挂彩,祈求保护平安。截至目前,乡村旅游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数万元收入。

image.png

打造独具特色的民宿群。引入贵州云村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村民流转入股的闲置房屋打造民宿。目前,全镇已有268家民宿营业,村民通过文旅结合旅游走上了致富路。

“这些民宿在保留侗族、土家族传统建筑风格精髓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既彰显民族特色,又满足了现代游客对舒适生活的追求。”梵星云负责人杨元花介绍,几年的农旅经营,她家成为游客向往的山庄,备受游客青睐,尤其是今年“五一”和端午假期期间,民宿房间供不应求。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民族风情浓郁,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在此休闲度假的重庆游客杨先生一家赞不绝口。而负责民宿环境卫生工作的村民杨凤仙高兴地说:“在家门口上班, 工资不低,还能照顾家人。”

下一步,梵净山村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条件建设,加快民宿建设,加强村民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让游客能走得进来,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