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文明植阡陌 乡村绽新颜
2024/07/01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点击:334   

走进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瓮阳村,映入眼帘的是村民群众的质朴笑脸、生机盎然的黄桃林、小而精致的美丽庭院,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散发着文明气息。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沿着宽敞的进村路走去,远远就听见活动室门口传来了欢乐的乐曲声,闻声寻去,一群年过半百的阿姨们跳广场舞跳得正尽兴!

image.png

在音乐的带领下,她们个个满面春风,只见她们伸出左手向上举起又落下,双脚不停地移动。一会儿做“乌龟伸脖”的姿势,一会儿做个“对佛掌”的姿势!优美的舞姿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别看我们农村妇女年纪大,跳起舞来一样不差。”休息的片刻,广场舞队长杨晖介绍,她们的队伍叫桃园文艺队,是村“两委”号召组建的,由8个村民组的农村妇女组成。

瓮阳村距离玉屏县城8公里,整个村子被群山环抱。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田间地头作舞台,青山庄稼是幕布”,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条件限制,瓮阳的发展很慢,曾是县里“二类贫困村”。

“那时候村里穷,村里的妇女只能围着锅台转、摆家常,现在道路通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了,才有时间发展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杨晖有些腼腆地说道。

在玉屏自治县发展黄桃产业政策的支持下,瓮阳村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种植黄桃1300亩,同时还因地制宜发展了跑山猪、草莓、休闲垂钓、生态农庄等产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万元。

image.png

随着时间的快速推移,村“两委”越来越注意到:村民们逐渐富裕以后,精神生活的需求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为让乡风文明蔚然成风,瓮阳村本着“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充分挖掘村里6大姓氏的家风家训,积极向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等广泛征求意见,通过政协委员院坝协商会、村寨坝坝会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协商,不断修订和完善各村“村规民约”,形成本村独特的“三勤”文化。

同时由党员牵头成立了12支志愿服务队,建立“惠民积分兑换超市”、打造环境卫生“红黄榜”和“乡风文明曝光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修建家风家训广场、编制家风家训歌,积极引导群众摒弃移风易俗养成良好习惯,带动了乡村风气持续向好向善。

image.png

不仅如此,瓮阳村还立足村情实际,在桃花盛开时,积极开展“桃花节”活动,每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时,积极开展“勤文艺”表演活动,村民们自编自演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满足了当地居民精神需求的同时还树立了文化自信。

“不仅开展文艺活动,我们还开展‘五星评比’‘五好家庭’‘孝老敬亲’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村民争优的热情被充分激发,文化素质得以提高的同时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睦了。”村党支部书记姚沅昌说,瓮阳村2020年还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文明植阡陌,乡村绽新颜。瓮阳村下一步将坚持党建引领,盯紧“桃行天下 勤意瓮阳”的远景,努力增强群众文明争优意识,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努力营造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社会氛围。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