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厕所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卫生设施,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也折射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因地制宜,科学引导,扎实有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走深走实,从乡村到城镇,不断推广普及卫生厕所,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打造舒适宜居的城镇新貌。
走进印江自治县杉树镇永靖村马家组,推开村民马祥军家卫生间的门,地面墙面都贴着瓷砖干净整洁,热水器、水冲式便盆、洗手池、洗衣机一应俱全。
“在政府的号召下,我们家自己改建了厕所,现在感觉到很舒适,政府也补助了我们3000元,这个政策非常好。”马祥军提起自家改建后的厕所连连称赞。
据了解,印江自治县户厕改造采取“普通三格式化粪池”(2:1:3)比例,按照国家标准推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模式。农户可选择自建设或委托农村“工匠”或施工队施工等进行户厕改造,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农户按照建设标准进行自主建设,验收合格后,奖补资金划入农户的“一卡通”账户;委托农村“工匠”或施工队施工等进行改造,验收合格后,资金直接拨付到施工方账户。
在印江自治县杉树镇,户厕改造好后,工作人员还会进行管护监督,杉树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鹏飞向记者说:“2023年,杉树镇自改户厕25户,截至目前,卫生厕所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认可。”
据统计,2023年,印江自治县户厕改造1341户,其中新建278户,问题整改1043户。“厕所革命”以实际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不仅农村厕所大变样,城市公厕也更加舒适。
在印江自治县书法广场,环卫工人正在清洁公厕的门窗镜台,每周有专人进行设施排查维护、监督检查等,强化公厕精细化管理,从细微处完善提升公厕管理水平和服务标准。
印江城区公厕均配备了坐便器、冲洗设施、轮椅坡道、仪容镜等人性化配套设施。除此之外,公厕的标识标志、指示牌及免费公厕24小时开放等,让人民群众外出入厕更方便。
“截至目前,我们在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农贸市场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及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地方建有公共厕所51座。全部实行24小时对外开放,每天由专人负责日常卫生清扫保洁。”印江自治县住建局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樊继江说,“对人流量大的、使用频率高的公厕增加日常保洁清扫次数,定期由责任方组织人员,对公厕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公厕卫生干净,设施设备完好可用,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如厕环境。”
在印江,从城市到农村,“厕所革命”使小厕所发生了大巨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将继续加强农村改厕常态化治理,确保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性,同时加强乡村建设管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确保农村厕所改造民生工程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