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微课堂逐梦向未来
2023/11/29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文明铜仁     点击:2646   

11月6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丙溪村“四点半课堂”里,桌椅板凳一应俱全,干净整洁。书柜上文化类、历史类、种植类、科普类、漫画类各种类别图书更是琳琅满目。

几个孩子正安静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认真地看书、写作业、互相探讨知识,小小的微课堂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

微信图片_20231130084250.jpg

“在这里,不仅充实了我们的校外生活,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也让我们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丙溪小学学生吴佳俊说道。

丙溪村“四点半课堂”2019年建成使用,内部建设了开放式读书大厅,共有各类图书1万余册,并配备了两名图书管理员,除了日常工作,还帮助辅导孩子学习。

近年来,玉屏本着关心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和为群众办实事的想法探索“四点半课堂”,最大限度解决留守未成年人无人看管及课后教育管理难题,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阵地,将搬迁安置点志愿者的庞大力量充分利用起来,给这群孩子们带去更多的关心爱护。

据介绍,“四点半课堂”根据志愿者老师和社区工作者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专业优势,每日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位一体的志愿服务。

志愿者老师和社区工作者们与孩子们谈心交流、一同阅读、一起做游戏,倾听他们在学校遇到的烦恼,分享他们在学习中的快乐,同时开展课业辅导和素质教育,不仅使孩子们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还为孩子们的多彩童年增添了色彩。

微信图片_20231130084254.jpg

作为玉屏最大的搬迁安置点,康华社区在读学生有4000余人,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在附近的工厂务工或忙着做生意,学生的课后管理、学习辅导问题成了康华社区居民们的实际困难。

为切实解决问题,康华社区立足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四点半课堂”,并将图书室、科普园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等多功能室“一体化”组建青少年活动空间,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开展多样化课外服务活动,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阵地”建在家门口。

“志愿者为学生们辅导课后作业,开设兴趣辅导班培养学生的兴趣,解决了安置点青少年放学后、寒暑假的‘空窗期’,实现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无缝对接,弥补了青少年无人辅导的困境,解决了移民搬迁家长的后顾之忧。”康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姚娟说道。

微信图片_20231130084258.jpg

康华社区“四点半课堂”目前有学生35名,课堂老师主要围绕兴趣引导、心理疏导、课业辅导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社区群众姚香妹感激道:“我们家长文化水平低,辅导不了学生,这些老师教学生教得好,把学生送到这里来,我们放心。”

在康华社区“四点半课堂”教室白色墙上有很多贴纸,上面写着孩子们的愿望,有的写着想给妈妈分担家务,有的写着想考100分,有的写着希望自己成绩进步、家人健康……

“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解放军,这样就可以保护大家!”小朋友罗瑞杰五年前和父母从农村老家搬到康华社区。来到城里后,爸爸去了大龙开发区务工,妈妈在社区开了家便利店,“四点半课堂”成了他交朋友、学习的固定场所。

从课业辅导到兴趣培养,从青少年康乐活动到寒暑假社会实践,从挖掘儿童潜能到培育志愿者队伍……玉屏将学、教、娱、管融于一体,让青少年在“四点半课堂”中健康全面成长。(葛永智)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