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和煦的阳光照拂着武陵山深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柿坪村,焕发着勃勃生机,白砖黑瓦间,绿水青山处,一派农村新气象。
“这是柿坪村实施乡村治理来的生动实践和喜人变化。”驻村第一书记肖勇告诉笔者,柿坪村通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模式、“清单化”办理各项村级事务,使全村503户1700人共同承担起乡村治理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乡村和谐有序。
这样做有啥好处?“发现问题快、处理问题及时,能从一定程度减轻村干部的压力。”肖勇说,通过村干部为村民代办一些事务,可以增强干群关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柿坪村的联户长和网格员扮演起“六员角色”,即入户走访调查员、政策解读宣讲员、民事纠纷调解员、文明乡风监督员、风险隐患排查员、广大群众服务员,承担起七项任务,即收集村情民意、宣传宣讲政策、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报告突发事件、办理民生事务。
“矛盾纠纷少了,老百姓素质提高了,干群关系紧密了。”肖勇和村会计任廷兵盘算过,近几年来,该村未发生一起违规酒席操办。而且,通过办红白喜事前先交500元环境卫生整治押金,全村卫生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探索“清单化”办理民生事,柿坪村通过“上级部门派单、村干部接单、各网格办单、村委会汇单、村民评单”,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做好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化的保洁工作,营造更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柿坪村把卫生整治分为通村公路、联户路和各家各户卫生三块。针对通村公路,采取公益性岗位不定期打扫、联户路每季度集中打扫一次,环境卫生整治见效显著。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柿坪村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一幅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壮丽画卷正在武陵山深处徐徐铺展。(蔡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