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鱼塘乡坚持党建引领,将宣传教育、实践养成、制度约束相结合,在全乡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让文明新风润泽乡田,助推乡村“大振兴”。
强化宣传,“引”出新风尚。发挥教化引导作用,把移风易俗融入理论宣讲活动中,以富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方法举措,使群众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涵养新时代文明乡风。各村充分利用“村村通”大喇叭、院坝会、张贴标语等多元化形式,加大移风易俗宣传频率;结合党员活动日、“文化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组织乡干部入户走访、深入群众,与群众心贴心,打通移风易俗“最后一公里”;引导村干部自编自唱新民风“三句半”,广泛动员群众从自身做起,自觉践行“喜事缓办、丧事简办、无事不办”的良好新民风。
建章立制,“约”出新气象。坚持把完善村规民约作为移风易俗基础性工作来抓,全乡12个行政村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和“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原则,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组织,将禁止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无故举办“无事酒”和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村规民约,并在村规民约上签署姓名,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截至目前,共召开村民代表会200余次、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
红白理事,“理”出新乡风。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将制度落到实处,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会会长,动员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的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探索建立红白喜事报备制度,规范管理本村婚丧嫁娶事宜。一方面,规范红白事操作流程和办理标准,减少人情往来负担,刹住“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及时对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进行劝阻,加强文明殡葬宣传,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新风。2022年以来,通过动员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从党员干部“关键少数”做好报备工作,为党员干部戴上“紧箍咒”,自觉做好移风易俗践行者。
选树典型,“育”出新民风。牢牢把握“文明创建为人民,文明创建靠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与移风易俗有效结合。一方面,利用村民大会、党员大会、文艺活动等机会,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2022年,共选树“道德模范”和“好婆婆”“好媳妇”10余人,形成示范效应,激励群众争做文明人,营造人人讲文明、户户争荣誉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实行“党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移风易俗新模式,由党员干部带头,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无事不办”,管好自己、带好家属,潜移默化影响他人,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做移风易俗引领者。(万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