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移风易俗入心扉 文明之风拂面来
2023/02/09    来源: 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1603   

“以前村里婚丧嫁娶办宴席,饭菜总是吃不完,既铺张浪费,又加重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但碍于面子和传统,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操办,现在好了,大家聚在一起简单吃个便饭,事就办了,我觉得这样很好,也很方便。”万山区高楼坪乡夜郎村村民刘敏介绍,现在大家都积极响应婚事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乡里风气越来越好了,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

微信图片_20230209103414_副本.jpg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万山区高楼坪乡以移风易俗为切入口,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白理事会等阵地,围绕违规操办酒席、厚葬薄养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通过“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移风易俗润泽千家万户

支部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实施“党建+产业”“党建+榜样”“党建+人居环境”的发展模式,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出发点,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目标,充分挖掘各村资源,推进乡风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党员带头,通过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让“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动员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用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

党群共建,通过将移风易俗纳入基层党建培训,将村民代表大会、群众会开到群众庭院,将移风易俗安排部署传达到家家户户,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入脑入心。

协同推进,多措并举破除陈规陋习

强化组织,举好“指挥棒”,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为双组长,包村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村支书为成员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高楼坪乡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为移风易俗工作纵深发展奠定强力组织保障。

协同聚力,奏响“合奏曲”,理清乡、村、组三级责任线,严格落实联系村领导“包村责任制”,组织各村(居)支书、驻村干部、包村干部成立巡查工作组,对辖区内拟办酒席群众进行入户调查、精准统计、严格审批;组建乡、村红白理事会,吸纳离退休干部、乡贤人士专职负责规范辖内红白事酒席操办行为。截至目前,累计签订移风易俗责任书4000余份,成功劝导简办红白事21场次,劝停违规酒席7场次。

量体裁衣,制作“合身装”,以完善“村规民约”为抓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基础设施、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重要事务和热点问题,“村民事、村民议”,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结合村情修订完善14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更合身,切实取得实效。

疏堵结合,创新机制培育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重在“移”和“易”,不仅要移除陈规陋习,还要移之以文明习俗,群众的情感表达需要载体。高楼坪乡打造“传承先训·孝悌讲堂”“七彩志愿服务队”“情暖侗乡·倾心相助”等特色品牌项目,通过当好带头人,讲好身边榜样故事,展示优秀文化引导群众,积极培育乡村文明风尚,提升文明乡风建设水平。同时,建造文明风尚彩绘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体现美丽乡村建设主题的内容,鲜活、新颖地展示给群众,让村民随时随地感受文明思想的熏陶,润物于无声。

移风易俗,道阻且长,需要绵绵发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下一步,万山区高楼坪乡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不断“除陋习、树新风”,让文明乡风吹到每个村寨,吹进每个群众心田。(杨轶婷)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