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新鲜的白菜!”“现摘的柑橘很甜,鸡鸭都是自家养的……”早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驱散了冬日的严寒。
11月15日,农历十月廿二,是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川岩坝村赶集的日子。
来到集市上,热闹非凡,商贩们忙碌着整理货品,吆喝叫卖,络绎不绝的村民来这里购买农产品和生活物资,从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到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
乡村小集市迎接着四面八方的顾客,将乡村最原始、最朴素的商品交换沿袭下来。
赶集,不再是普通货物交换而是信息交换,与老姐妹的相逢,聊聊家长里短;与老伙计相约,了解身体近况。在集市上碰到熟人或邻居,相视一笑,寒暄几句,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品一味人间烟火,熟悉的味道总能唤起温暖的记忆,将远方的游子和家乡牵挂在一起。
乡村小集市不仅承载了远乡游子的乡愁,也反映了当地村民的幸福生活。
今年45岁的张宗芹与丈夫在村里经营一家名叫“凤川酒楼”的餐馆,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拉扯大了子女,一家人日子过得温馨。
“每逢赶场天我都会备货,别看我们这里只是一个小村,学校、银行、超市都有,班车直达县城,在这里生活幸福感满满。”张宗芹说,高速路开通后,她家的生意逐渐好起来。
作为农村农副产品集散流通地,乡村小集市为村民提供了买卖便利平台,它扮演着延续传统集市经济和乡土文化的角色,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一些农特产品与手工制品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在乡村集市,这些乡土味浓厚的物品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在扮演着延续传统集市经济和乡土特色文化的角色中,以乡村集市为主建设的“文化集市”“乡愁集市”等特色集镇也让农村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带动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川岩坝村党支部书记张宗洪说:“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集市的合理规划与建设,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发挥好赶集的应有功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地方特色文化。”
在乡村小集市上,农民观念正发生着转变,市场渠道逐渐得到拓宽,农产品价值逐步提升,这些变化,正为乡村振兴孕育动力、积聚力量。(张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