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城镇乡村,厕所干净整洁、垃圾规范摆放、乡风文明日日新。
去年以来,江口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五治”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文明工程、作风工程来抓,先后召开多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形成了领导有力、组织有序、参与积极、成效明显的良好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各项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乡村旧貌换新颜。
在“治房”方面,开展“房地一体”权籍调查,共调查农村宅基地1.5万余宗,已签字确认1.1万余宗,签字确认率达70.1%;在“治水”方面,已完成20余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完善“一村一档”资料整理收集,完成双江街道4条黑臭水体治理;在“治风”方面,全面落实“两书一约一会”,100%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章程,全县党员干部承诺书签订完成率达100%,县纪委监委严格整治“升学酒”“满月酒”等违规酒席,无天价彩礼现象,双江街道、太平镇完成文明治丧率达90%,劝阻办理其他酒席114起;在“治厕”方面,将农村改厕工程作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在“治垃圾”方面,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配套,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这一项项成绩是江口县上下齐心、合力共治的真实写照。上半年,江口县用实干和担当奏响了一曲曲“五治”赞歌。
突出问题排查。江口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蹲点驻村开展工作调研解剖“麻雀”,探索工作方法和路径。“五治”牵头部门和属地街道(镇)积极组织开展进村入户走访调研,并通过召开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宣传讲解“五治”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听取并收集意见建议80多条,梳理制作“五治”工作“两图一卡”,夯实“五治”工作基础。
突出因地制宜。根据走访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有的放矢将“五治”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一方面,保障刚需强“治房” 。对危房住户逐步加固修缮隐患房屋,安装视频监控80余个加强危房管控,将160多户存在住房困难的群众纳入城镇保障住房范围,其中28户军烈属优先住进搬迁安置点。另一方面,遏制顽疾齐“治风”。公布县、街道(镇)两级投诉电话,与辖区内具备承接婚宴条件的酒店签订承诺书、告知书,成功劝阻寿宴、生日宴、满月宴等宴席100余起。此外,及时回应群众“治水”诉求。投入380余万元实施市政自来水并网及“一户一表”改造,投入200余万元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周边设施建设工程,投入200余万元完成农村污水整治工程。
突出提质增效。坚持“治水”尺度不松,在已完成2022年度“治水”目标的情况下,全力推动民和镇、坝盘镇饮水管网维护改造工作,提升近2000户1.3万余人生活饮水品质;坚持“治厕”力度不减。拟投入200余万元补短板、查漏项,采取提前征收拆一批、回填改造减一批、根据需求改一批等方式,全力推进旱厕整治;坚持“治垃圾”标准不降。增设64个垃圾收集点、建设20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压实市场化公司干垃圾、湿垃圾无害化处置责任,将全县105个行政村纳入环卫市场化服务,提高农村群众生活品质。
突出项目实施。建立项目清单、资金清单,将农村“五治”工作项目化、清单化,确保“五治”工作高效推进。(赵玉德 杨玉冰 甘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