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态工业新城的大龙开发区,一直以来,在一心一意抓好工业企业发展的同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新格局。
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如今,从高空俯瞰大龙开发区各行政村,绿水青山环绕,样式新颖的民居错落有致,广阔起伏的田野上,生态农田、果蔬、水产养殖等产业场景诠释着乡村建设成果,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景象尽收眼底。
党建引领,产业兴旺
强化党建主业,开创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大龙开发区持续抓好“六共”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推动“村社合一”,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产、供、销的新途径。
大龙开发区果蔬种植产业基地。
推进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聚焦“一强二富三创”目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注重示范打造,目前,已申报有6个“六共”机制示范点,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喜迎丰收。
大龙街道南宁村通过“公司+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建成26个养殖桶,投放20万尾黄辣丁、10万尾鲈鱼,构建水产养殖产业体系,积极谋划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现有养殖桶排放池塘还养殖了专吃养殖废料的草鱼和鲤鱼,形成一条绿色、循环的养殖链;在龙江新区产业扶贫基地,种植户彭波的40亩香瓜喜迎丰收,实现既定目标,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大龙开发区结合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4+N”产业发展需求,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花椒、油茶、太子参、瓜果等种植业及肉兔、肉牛等特色养殖业,群众增收致富成效明显。
党建引领,乡风文明
大龙开发区各基层党支部不断强化政治建设,注重思想引领,加快推动农村党建高质量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抓,利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技能培训、党员队伍建设等工作。
乡村宜居环境。
深化推行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宣讲辅导、理论培训等内容,确保学习宣传全覆盖、见实效。截至目前,大龙开发区已组织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培训500余人次,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拓宽党员服务群众的渠道,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力形成人人讲道德、家家讲诚信、户户比光荣的良好风气。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级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最美青年”“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好邻居”“文明家庭”等文明评选活动,让美丽形象造魂塑形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生态宜居
强化农村治理,切实担当作为,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持续抓好农村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助推生态宜居工程,走上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业兴民富的生态发展之路。
绿色环绕的乡村。
大龙开发区以乡村振兴助推乡风文明、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积极行动,不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等结合乡风文明工作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提升群众保护环境卫生意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日前,大龙街道鲢鱼塘村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组织党员、群众、环保人员等,在通组公路、河道沿线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用实际行动改善村容村貌,让村庄环境更优美、更宜居,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
经过大家的努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道路干净了,河道垃圾不见踪影,为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长效机制,基层党组织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党员带头干、讲解宣传等形式,营造“美化人居环境、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有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增强群众环保意识。
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
眼下,大龙开发区乡村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徐徐绘就以生态、宜居、文明、幸福为主色调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姚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