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铜仁市江口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将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作为乡村发展的突破口和导向标,科学谋划、挂图作战,以“四图”擘画乡村振兴蓝图,谱写江口乡村振兴新篇章。
精心设计“规划图”
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和《贵州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要求,充分尊重村民意见,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科学编制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工作方案、产业规划和村庄规划,同步完成村庄规划图、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表。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构建党建引领、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长效机制,县委书记牵头成立工作专班,下设“一办八组”,建立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党支部书记联系点机制,将示范点建设纳入部门、乡镇目标绩效考核内容,持续压紧压实责任,构建全县一盘棋、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
科学布局“产业图”
按照“分类引导、差别发展、择优培育”的原则,围绕“一个产业圈、一条文化轴,一个田园梦”目标,鼓励将产业、地域、文化相衔接,注重本土元素提炼,选择自然风貌、特色产业、历史文化等资源要素相对集聚的地区,打造融山水、田园、产业、乡愁于一体的空间连片区域。着力探索以挂扣村为试点的发展模式,发展茶产业1100亩、龙虾养殖100亩、大坝蔬菜产业520亩、加工企业25家,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万元,初步形成“一虾一菜一杯茶”产业格局,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优化“治理图”
加强法治乡村和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行“民心党建+组委会”“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制度,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近的原则进行网格划分,完善信访诉求“分级负责”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建立健全民意征集、沟通酝酿、意见反馈等制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倡导推行“红事缓办、白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尚,通过先行一步、多干一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重要事务,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城镇“美景图”
采取“积分管理、群众共建”激励办法,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主动拆除卫生环境差的室外简易厕所、屋顶蓝皮瓦彩钢棚等,全面整治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共同建设村级公共区域。建设“积分超市”,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投入的劳动力或物件作为积分,兑现不同种类生活物资,群众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切实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垃圾清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路相通、景如画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