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小小小小”让乡村更美
2022/06/29    来源:梵净云天     点击:895   

今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以小片长、小产业、小建设、小荣誉“四小”工程为载体,通过小片长“人盯人”发挥大作用,小产业“户帮户”促进大提升,小建设“片连片”带来大变化,小荣誉“家比家”晒出新风尚,走出了一条具有松桃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建立小片长,让“人盯人”发挥大作用

建设治理机制。松桃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十里八里不见人烟,年轻人出门务工,家里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一遇疫情、灾情,管理难度大。如何延伸服务触角,实现基层治理覆盖全域化,松桃探索建立“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聚焦“政策宣传、防汛救灾、返贫监测、矛盾调处、治安联防、护林防火、风险防控、山村保护”八大领域,创新“划片管理、一人多岗、平台运行、系统调度”四条路径,实现“共同管理、共同治理、共同缔造、共同幸福”四大目标。

选优配齐片长。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两项原则”,把握群众推选、公示公告、签订合同“三个环节”,重点从村小组长、公益岗位、离退休干部、党员“四类人群”中优选片长。

“人盯人”机制实施以来,通过“人盯人+”防汛救灾,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全县以片区为单位,以片长为核心,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行管控,实践证明,小片长是基层治理的“哨兵”“千里眼”,做到了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一公里,实现了乡村治理及时有效。

发展小产业,让“户帮户”促进大提升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促民增收,为此松桃因地制宜帮助各片区建设发展了一批小产业,把产业建在了群众家门口。

打好生态牌,发展人弱我强的小产业。充分发挥松桃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生态优势,建设了一大批人弱我强的小产业,确定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如,乌罗镇利用生态好、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精品水果蟠桃系列,每斤价格高于普通水果10~15元,并远销重庆等省市;木树镇,境内有2000余亩夏湿地,平均气温22℃,当地借势发展小龙虾、大闸蟹产业,产品供不应求;平头镇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当地发展魔芋产业,亩产高于其他地方300斤……这些小产业,因为人弱我强,大大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打好特色牌,发展人无我有的小产业。充分发挥松桃特色,挖掘人文内涵,建设一批人无我有的小产业。如,盘石镇是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牛羊养殖,扶持龙头企业东之润发展壮大,其产品成为周边市县鲜肉最大供应商:响水大米有几百年历史,米色雪白,气味馨香,当地通过带领群众开展规模化种植,发展深加工、创建品牌,现在每斤价格高出市场同类大米2倍……这些小产业,因为人无我有,发展势头足,带动能力强。

打好政策牌,发展人有我精的小产业。产业选定之后,机制和带头人是关键因素。松桃县委县政府制定《农业产业奖励办法》《松桃产业扶持政策三十条》等激励机制,通过政府机制这只无形的手、不断促进小产业的提档升级,鼓励片长作为小产业的承包人,通过片长带领,将片区群众土地流转,将生产资料入股,把产业建在了家门口,促进片区群众收入提升。

推进小建设,让“片连片”带来大变化

松桃以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小”建设为抓手,把群众的愿望清单变成工作清单,不断满足群众需求。

开展完善服务功能的小建设。根据群众困难需求,围绕购买难建设小超市,围绕就医不便建设健康服务室,围绕理发难建设理发室,围绕搬迁群众吃菜难建设小菜园,围绕存取款难建设自助银行代办点,围绕停车难建设生态停车场。

开展提高幸福指数的小建设。在满足群众物质愿望的同时,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片区建设了图书室、播报室、文化小广场、片区小影院等。小建设虽小,却承载着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小建设完善了乡村功能,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通过片与片的有机联结,融为一体,使乡村更生态宜居,群众更安居乐业。

引导“家比家”,让小荣誉晒出新风尚

过上好日子,还要形成好风气。松桃通过引导群众“家比家”,让群众晒出小荣誉,形成崇尚正气的好榜样新风尚。

评出好风气。在各片区开展奉献之星,孝敬之星、发展之星、守法之星、友爱之星五星评定活动,每季度群众评选一次,当场颁奖,弘扬正能量,评出好风气。

晒出新风尚。在各片区建设“家比家”荣誉墙,凡是片区评选出来的五星家庭,都要在荣誉墙上“晒一晒”。不少片区群众每天都要到荣誉墙看一看,比一比,过去一些群众总在比“小聪明”“小智慧”,现在都在比荣誉墙上自己“晒”了几次。

“晒”出差距,“晒”出榜样,也让群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促进了乡风文明。片长虽小,却能反映群众困难意见:产业虽小,却有优势特色;建设虽小,却能满足群众现实愿望;荣誉虽小,却能修正群众价值观,带来新风尚。松桃“四小”工程已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抓手。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