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建设美丽乡村 共享宜居家园
2022/06/28    来源: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935   

仲夏的大龙开发区,晴空万里,绿树成荫,儿童在干净整洁的校园内接受着知识的熏陶,青年人在热火朝天的工业厂房创造着不凡的价值,老年人在宽敞舒适的休闲广场谈论着家乡的变化。在大龙开发区这座生态工业新城,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既助推了富美乡村建设,又打通了群众增收致富路。

1.jpg

美丽乡村。

“旧貌新颜”,乡村展现新样貌

曾经是大龙开发区“一类贫困村”的胜利村,群山环绕、交通闭塞,破旧的瓦木房,狭窄的泥巴路随处可见。早些年,出行需要坐渡船过车坝河,经河对面的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田冲村白岩塘组,再转往目的地,若逢恶劣天气,渡船停摆,胜利村就像是一座“孤岛”,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

2.jpg

现在的胜利村。

“以前,我们村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村民们也没有致富门路,光靠种地和外出打工,每天能穿上干净的衣服算是不错的,环境卫生也没谁在意。”胜利村磨山组村民李复枝说,“现在村里面生活富裕起来了,路变宽了,娃娃上学也方便了,有了路灯再也不用摸黑赶路了,住在这里,心情特别好。”

3.png

便捷的交通。

如今的胜利村,路宽了、民富了,到处新房林立,连续2年被评为“全市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不仅是组组通路、道路硬化的变化,更多的是人居生活条件、住房、饮水等各方面的变化,这种种变化,见证着胜利村的发展变迁,也是村民朝着乡村振兴美好未来阔步奋进的坚定步伐。

“交通升级”,居民生活更便捷

在以前,出行难是不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之一,随着大龙开发区经济不断发展,群众的需求也随着发展日益增长。为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大龙开发区全力推动城市公交交通绿色发展,同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4.jpg

群众在家门口乘凉。

20世纪60年代,通往前龙村的通村路不过是一条羊肠小道,道路两旁杂草丛生,村里祖祖辈辈都靠着一亩三分地生活,需要购买生活用品还得用扁担挑着一大担粮食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到林冲集市卖了换钱。“那时无论天晴落雨,去赶集都得早上天还未明就出门,一直到晚上才回得到家。”前龙村老人姚木秀说起以前的日子,那种深刻的苦还是不禁爬上了眉头,“前两年,各村之间通了农村公交,再到现在,都换成新能源公交车,我们再也不用两头摸黑赶路了。”

5.jpg

大龙开发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大龙开发区快速发展下,乡村设施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硬化路,加上升级换代的交通工具,改善了以往“出行看天气”的困境,给当地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乡村城镇的共同发展,现在的大龙开发区,生态宜居。

“绿水青山”,守护大龙好生态

大龙开发区一直以来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严格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要求,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在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抓工业清洁化生产,消除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污染隐患,引导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6.png

㵲阳河大龙段。

“我们始终以绿色发展为前提,对工业废水进行循环处理,对于公司生产的硫酸钠盐等副产物供应给洗涤行业,实现二次利用。”中伟新材料员工祖正美介绍道,“此外,我们自主研发的废旧动力电池技术,金属回收率达98.5%,真正实现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化、资源化、无害化。”

为了满足园区企业发展,大龙开发区还投入1000万元建成日处理能力8000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配套建成42公里的污水管网;投入188万元建成日压缩垃圾能力40吨的垃圾中转站1个,切实解决企业排污问题,使辖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7.jpg

大龙开发区航拍。

如今,宽敞整洁的园区街道绿树成荫,城区内的㵲阳河、车坝河等重点流域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率达100%,每一帧都美如画。

近年来,大龙开发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秉承“苦干实干、开放创新、拼抢争快、勇攀高峰”的精神,以持续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宜居地为目标,努力为辖区居民生活在文化更繁荣、生活更富裕、服务更优质、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家园而奋斗,奋力打造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生态工业新城,共同描绘美好生活画卷。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