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枣树坪村,溪水潺潺,绿树成荫,一层层梯田像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村子中间,点缀着村民的勤劳与梦想。近年来,思南县板桥镇枣树坪村以建设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为契机,紧紧围绕特色产业、田园生活、宜居环境等“三园”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生态宜居田园乡村。
俯瞰枣树坪村。枣树坪村驻村工作队供图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盛夏的枣树坪村便是如此,该村围绕着“三园”中的田园,努力打造最美田园诗情画意。据村支书任达文介绍,“今年,我们村建设了50亩高标准水稻,到了晚上,凉风习习,蛙声一片,整个村庄都充满生气和活力,同时稻田里还养殖稻花鱼,既可以款待亲朋好友,又能帮助群众增产增收。”
发展红肉蜜柚产业,建设水果观光采摘园,以蜜柚项目为中心的产业链,打造名副其实的农业综合体,这是枣树坪村对“果园”的定位,以“生态柚乡·匠心田园”为品牌助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目前,枣树坪村共种植红肉蜜柚452亩,按照4:4:2比例分红,其中土地入股农户占40%,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占40%,村集体经济占20%(其中70%分红给脱贫户)。
“得益于政策好,我们家的荒地都用来种植红肉蜜柚。每年合作社支付30多万元用于红肉蜜柚管护工作,我们在自家果园里劳动,还能领一份工资呢!”村民汪德强说道。枣树坪村结合当地实际,在不影响果园生长的前提下,鼓励群众在果园里种植大豆、红薯等农副产品,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增加群众收入。
枣树坪村。徐正宽 摄
建设“家园”,枣树坪村厚植文明乡风,围绕卓有“建树”,教师家院子里必须分别培植一棵桃树和李树,寓意“桃李满天下”,新婚家庭需种植“合欢树”祝福百年好合,村步道旁裁剪“方、圆”树,告诫群众“守规矩、成方圆”等。另一方面,广大群众把自家院子打造成有花、有菜又有果树的融合型“小三园”,在村容村貌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如今的枣树坪家家户户环境干净整洁,窗明几净,逢年过节张灯结彩,营造了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1年以来,枣树坪村抢抓‘莞思共建’机遇,共争取到‘莞思共建’落实资金45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初显成效。今年,我们计划争取300万元资金,继续在人居环境整治、柚子采摘体验区、稻田养鱼体验区等下功夫。”驻村工作队长贺兵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