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区出发,一路向西北逶迤盘旋2.1公里,在青山绿水环抱之中,穿过柳杨村寨门,错落有致的房屋,就是“孝子村”地界,只见村寨中心的枫杨树,高大挺拔、绿叶婆娑;走近一看,树身上挂有一块造型别致的小牌子,上面印有二维码,他是柳杨村家风家训的形象代言人……
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在碧江区河西街道柳杨村,“孝老爱亲”的典范要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杨召娣。
1982年,杨召娣嫁到黄家,那时黄家的祖父、祖母健在,80多岁高龄,双眼失明,长期卧床。
杨召娣一进黄家,就自觉承当起服侍老祖父、老祖母的任务,对于刚过门的孙媳不仅承担祖父祖母的日常照料,还要承担公公、婆婆日常生活打理。
作为全村“孝老爱亲”的典范,杨召娣先后获得中央、省、市、区级表彰为“爱老敬老”等荣誉称号。现龄65岁的杨召娣一如既往服侍黄家两代老人旳美谈传遍左右四邻,也因此成为本地传颂旳“好儿媳”和全村“孝老爱亲”旳好楷模。
通过模范引领,村里孤寡老人的赡养问题也有了归宿。现年86岁的五保户杨忠德就是一个缩影,赡养人是杨忠德姐姐的孙子赵建华夫妇。从2014年起,赵建华夫妇每天早上10点和下午5点,驱车或者骑摩托车回村给老人煮饭、洗衣服等,从不间断。
像这样旳“爱老敬老”美谈,在“孝子村”的柳杨村只是一个缩影。柳杨村有上寨、中寨、高沟三个村民组,共有村民232户1068人。60岁以上旳老人有80人,全村22户有老人的村民都和村老年协会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近5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不愿赡养老人的事件,如今的柳杨村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孝子村”。
“柳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通过《家庭赡养协议书》,全村老人都有直接赡养人和间接赡养人。”碧江区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马学东说,柳杨村爱老敬老氛围,在当地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下一步,该街道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