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洋溪村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2022/05/26    来源: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819   

那里,依山傍水、绿树环绕;

  那里,远离喧嚣、民风淳朴;

  那里,土家吊脚楼保存完好、古色古香;

  那里,有哭嫁、跳花灯等传统习俗;

  ……

  那里,就是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2个传统村落之一的洋溪村,坐落在板场镇中部偏西,村落以溶蚀地貌为主,地势四面环山,房屋倚山而建,生态植被丰富,村内巷道纵横交错,沟渠连贯,参天大树交织其间,中间低洼地带为基本农田,村庄山脚边有一条沟渠,呈“十”字形网状连贯农田。民居多分布于靠山体起坡处,风清气爽的群山中,为“一”字形和“7”字形布局,房屋建筑错落有致,好像歇在半山的凉亭一般,郁郁葱葱的树丛中,红板壁、白窗户、黑柱头的青瓦木质民房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呼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png

依山傍水环境美

  洋溪村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传统民族村落,该村辖10个村民组,全村600余户2000余人。以走马转角楼为核心,青瓦木房,风格较为独特,村寨规划布局合理,居住相对集中成片,路、水、电基础设施完善,村庄里绿树成荫,环境宜人。

  “历来我们都很注重环境卫生,现在又在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洋溪村村民,我们更要带好头。”在寨子半山腰的一处小院落里,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花草将宽敞整洁的农家院坝点缀得格外漂亮,村民杨文霞说,“前几天,我家还被评选为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家庭’呢!”

  近年来,该村加大村庄清洁行动力度,集中整治存量垃圾,配置卫生设施,专人负责保洁。同时,结合“文明家庭”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生产生活环境更加美化。

2.png

乡风文明人心美

  自力更生、孝亲敬老、团结友爱……

  在洋溪村,这样的典型不胜枚举。

  残疾人宋松林,智力残疾。按照相关政策,他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补助资金。但是,他却自力更生,在贵阳市安顺盲人学院学得一手好手艺,在一家盲人按摩店打工,在保障自己生活的情况下,没有依靠政府养活自己,给当地群众树立自立自强典范。

  近年来,洋溪村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村民生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崇尚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村风正、民风好。没有不赡养老人、不尊老爱幼、邻里不和等不文明现象,形成一股爱集体、顾大局、识大体、自立自强的文明乡风。

  同时,该村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宣传倡导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

3.png

产业兴旺生活美

  在洋溪村的后山上,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辣椒,焕发着蓬勃生机。这是脱贫户曾宪超流转30余亩土地才发展起来的产业。“现在我有了产业,收入也增加了,能稳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曾宪超之前因为三个孩子先后读大学,沉重的负担让这个家因学致贫。他每年都种植辣椒,靠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

  在洋溪村,像曾宪超一样种植辣椒脱贫的群众还有很多,而如今,辣椒也已成为洋溪村的主打产业之一。

  除了辣椒,洋溪村还成立“党支部+公司+农户”的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辣椒、羊肚菌、养蜂等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我相信,咱们洋溪村人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村党支部书记宋泽纯说,“洋溪村人历来勤劳苦干,村民的收入与周边村寨相比一直靠前。如今,国家又大力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扶持的政策越来越多,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争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