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不湿鞋,煮饭不烧柴,泉水自己来;锁门就上车,下车就进屋……”近日,在思南县合朋溪镇院子村坳上组,谈及现在的生活,退休干部袁茂江很是满意。
袁茂江今年67岁,是合朋溪镇政府的一名退休干部,参加工作近40年,目前仍担任合朋溪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一职。退休7年来,他与退休教师老伴先后在合朋溪集镇、思南县城生活过一段时间,最后觉得老家山清水秀还方便,于是选择在老家院子村坳上组养老。
“出门脚带一斤泥,露水打湿胸口窝。”对于过去,时任院子村小学教师的袁茂江记忆犹新。家在山坳,学校在山底,每天早上带着学生到校。一遇雨天或大雾天气,每只脚上粘的泥巴有一斤多重,小路两边杂草丛生,露水经常把学生胸口以下的衣服打湿。
另一个困难是饮水。院子村12个村民组,有一半在山上,饮水都比较困难。作为地势高的坳上组首当其冲,群众终年就围绕守水、挑水、抢水、蓄水的问题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该村一度形成了有人来吃几碗饭没人心疼,如果你浪费几瓢水,主人家肯定对你恨之入骨的现象。
两相对比,现在生活太幸福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县、乡、村、组4级公路建起来了,途经合朋溪镇的德余高速公路去年又开工建设,大水网彻底解决了用水难,电力有保障,通信又快捷,茶叶、花椒、油茶等新兴产业遍布各村。
为了享受生活、感受农村的巨大变化,退休后的袁茂江还申请了驾驶证,茶余饭后,带着老伴到处转悠,看尽乡村繁华。如果要出远门,家用轿车、网约车就在家门口接送。
“经历了现在的美好,心里确实有许多感触,心里一直在盘算着怎样来表述这种变化,”袁茂江思索着说,“吃穿住行用的变化无疑是感受最深、刻骨铭心的。”
70多岁,同是合朋溪镇政府退休干部的陈兴明有另一番体会。以前虽然在政府工作,但家庭并不宽裕。在街道偏僻的旮旯买了一块地,修了一栋房子,算是给自己安了家。
退休后的这10多年,城镇化发展很快,集镇容量迅速扩大,面积翻了三四番。自己的家从偏僻旮旯变成了集中闹市。房屋经过重新修整,门面出租收租金,好日子红红火火。
“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让我赶上了这个新时代。”陈兴明激动地说,“愿祖国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在谈到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时,两位退休干部纷纷表示,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