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的行间距一定要保持3米乘2米,利于五倍子的生长和今后发展种植中药材……”近日,在德江县泉口镇大元村五倍子种植基地,省农科院专家邱建生博士正在耐心地为30余名务工群众讲解五倍子种植技术。
过去,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大元村产业发展一直是先天“缺陷”。为破解发展难题,2021年大元村结合村情实际,不断探索寻求适合发展产业,积极组织村支两委前往遵义市绥阳县、汇川区和重庆市酉阳县等地考察学习,决定通过党建引领,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五倍子+蜂蜜+中药材”林下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五倍子是一种常绿植物,适应性强,耐贫瘠、耐干旱,种植风险小,其药效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经过深加工提炼的单宁酸、没食子酸、鞣花酸等优质原料广泛应用在医药、化工、染料、食品、感光材料及微电子工业,市场前景广阔。
“大元村野生五倍子资源特别多,群众以前都有上山打五倍子卖钱的经历,经过检测土壤,结合气候条件进一步论证了大元村非常适合五倍子种植,我们通过村党支部带领发展五倍子产业,优先雇佣本村群众,就近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带动群众增收。”大元村驻村第一书记孟祥龙说。
“今天是我来基地务工第3天,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每天100元,基地离家里近,挣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感觉不比外出务工差。”在基地务工的村民申茂强高兴地说。
近年来,泉口镇以改造低效林为契机,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优化调整的重要支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能人+农户”发展模式,示范引领带动,鼓励村民将低产林、荒山荒土转换为高效种植的绿色产业,盘活“沉睡”的山林资源,让群众吃上“生态饭”。
目前,该镇已在大元村种植五倍子800亩、建设五倍子倍蚜虫基地320平方米,在先洋、先坝、泉口社区等村种植林下天麻4万余平方米,建成3个连片千亩茶叶基地,带动632户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