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池老板有什么事?”中午12时许,正在择菜准备做饭的王江霞接到了一个“预约”电话。在村里马家组麻子园发展了300亩辣椒产业的池进宇需要调人栽辣椒。
挂断池老板的电话,王江霞赶紧联系队员,微信群通知、电话联系小组长,一系列操作忙个不停。要在1点前赶到基地,一刻也耽搁不得。
“喂,喂,江霞有什么事情?”
“我们麻子园那池老板打电话需要几个工人,你得空去帮着做不……”
几分钟后,微信群里3个人回复可去,电话也联络了4个人。
拿起遮阳帽,换上“作战服”,套起雨靴,王江霞开车去接在家门口等待的队员。
王江霞家住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竹元村马家组。2021年10月,她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她信心勃勃,满心都是如何来把竹元村建设得更好。万没有想到,一上任就被泼了一瓢凉水。
这几年,为了带动村民发展,竹元村发展了猕猴桃300亩,青脆李150亩,茶叶600亩。但是,种植业是一个需要密集型劳动力的产业,锄草、施肥、栽种、收割……无一不需要人手。时年11月,正是果树需要进行基本管护,做好越冬准备。村里年轻力壮的都已外出务工,家里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妇女。劳动力哪里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成了34岁的年轻“村官”终日苦思的问题。
她想到了向其他村“借人”,通过与镇上其他村干部一起交流得知,其他村寨都存在这个“通病”。
召开群众会,挨家挨户询问良策,王江霞觉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总有人会想出解决的办法。
“王支书,忙啥子?来摆哈龙门阵嘛,一天忙些啥子呢。”有一天,路过几个聚堆闲耍的妇女,调侃的话语给了她灵感。村里有20多个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小孩的妇女,她们每天就是做家务、辅导作业,王江霞动了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劳作的念头。
几番交流,但是反响不大。都觉得有人找钱,自己照顾好家庭就是大功劳。
几经思考,王江霞决定带头发展产业,通过做来影响大家的思维。她发展了辣椒300亩、油菜60亩。1个月后,渐渐有45个人随她一起劳作。3个月后,她引导村里有担当、有能力、有志向的妇女担任小组长,每次劳作后回去还要负责讲解在基地是怎么有说有笑一起干活,重要的是还有“现把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人随她一起到产业园。到如今,王江霞已经发展了一支有19名队员的“女子先锋队”,通过建立微信群、打电话来发布务工需求,只要接到任务,就挨家挨户接送队员到基地一起务工。
在接到了5、6名妇女前往村里的辣椒基地。途中,王江霞不忘叮嘱大家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几箱辣椒栽完,用铁铲的时候要小心点。”
到了基地后,大家分工明确,动作娴熟。平整土地、栽辣椒苗,不一会儿田地里种满了绿油油的辣椒苗。对于刚刚加入队伍的新成员,王江霞不时抽出时间指导栽种。“先把辣椒苗扶正,然后用这种细土覆盖好,把这个膜口封好,让它不长草。”
数十名务工的群众里,一张年轻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通过了解,32岁的任秋艳告诉笔者:“自从嫁到竹元村,最远的地方就是进县城。家属在广州务工,每个月工资还可以。他对我常说的话,就是照顾好小孩、老人。没得事了就看电视、家用不用你操心。”结婚几年,不担心金钱的任秋艳每天的日子过得格外惬意。
一开始她对王江霞提议来务工根本不放在心上,每天90元的工资也没有引诱她参与进来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陪她唠嗑人越来越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加入了队伍。
“和大家一起采茶、栽辣椒苗,每天都有收入,更多的是体会到家属在外务工的艰辛。以前我们打电话三句话不离小孩,几分钟就讲利索了,现在多了许多话题,感觉这生活挺充实的。”竹元村王秋艳娴熟地铲土、扶苗,有点腼腆地说道。
据了解,沙子坡竹元村“女子先锋队”以妇女党员为主体,通过引导妇女从“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提升妇女素质,进一步凝聚队伍力量,激发妇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
同样,在沙子坡池坝村白茶基地,韩家村“女子先锋队”10余名队员在队长胡雪娇的带领下,背着茶篓穿梭茶园间,手撷一芽一叶投入茶篓,当天共采摘鲜叶30余公斤,为茶农解决了用工难问题,也增加了妇女的收入。
今年来,沙子坡镇韩家村,以“妇建促进党建”的工作思路,镇村两级妇联组织积极配合,面向因照顾老人和小孩外出务工不便的妇女,专门组建了镇区及周边留守妇女务工队。
据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韩家村会计胡雪娇介绍:“我们在家的妇女一共有10多个,都是在家照顾小孩和老人。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是在一起聚堆堆,你一言我一语,有时候难免产生些是非和矛盾。”
通过几次调解,胡雪娇觉得再这样下去会加深村民矛盾。看到微信群、朋友圈种植大户的招工信息,她想到了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去务工。“我就想把她们组织起来,上茶园、辣椒基地等地方务工,反正就是哪里差人我们就去。既帮种植大户解决了缺少劳动力的难题,还能让大家增加额外收入。劳动中,你讲个笑话,我应和两句,感情无形中就增加了,矛盾也就顺其自然里解开了,还让在外务工的人放心。”沙子坡镇韩家村会计胡雪娇对于村里现在的妇女相处模式很满意。
党建引领聚合力,巾帼力量展风采。今年以来,沙子坡镇以“抓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双建齐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女子先锋队”,以镇村妇联干部示范带头,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工作,强化妇女主人翁意识,激发妇女参与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充分发挥“半边天”巾帼力量,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今年来,我们开展党建带妇建、妇建助党建工作,发挥妇女能人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风文明等半边天的作用,通过组建220余人的镇村两级女子先锋队,形成了纵向巩固、横向拓展、统筹镇村、覆盖广泛的组织网络,逐渐把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和妇女儿童留守的局面转变为男性出门务工、女同胞在家致富的双赢局面,为乡村振兴加码助力。”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党委委员、组宣统委员谭亚丽介绍。